上晚自習前,班主任來教室叫我去他的辦公室。隱隱約約能感覺到班主任叫我去他辦公室是因為什么。
到了班主任的辦公室,我站在他的辦公桌面前,他拿著杯子邊吹邊喝著茶,好像是忘了他把我叫來了辦公室。我看著他,等待他的下文。
寫一份深刻的檢討,不少于兩千字,明天就要交!這是將近一個小時里,班主任的下文和我大部分時間的沉默得出的結果。
回到教室,呆坐著直到下晚自習。
次日,上最后一節晚自習時,班主任來到教室,走到我旁邊,“你的檢討書呢?”
我繼續呆坐著。
“出來!”
走廊上,“你的檢討書呢?”班主任又問了一次。
我沉默。
“你回頭看看,班里的同學哪一個不在認真復習,可你呢?在教室走廊和女生談笑風生,回到宿舍還要吵鬧,這樣影響別人,你過意的去嗎?”
我沉默。
班主任咆哮道:“說話啊!我叫你說話!”
“我說我沒早戀!我說我不知道做錯了什么!”聲音甚至蓋過了班主任。班里的同學都看向走廊,莫名其妙的看著我和班主任。
班主任環顧教室一周,“我想有必要讓你父母知道你在學校的光輝事跡!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以有你這么個兒子感到驕傲!”說完轉身走了。
回到座位,滿深湊過來,“要不我幫你把檢討書寫了吧?”
我搖了搖頭。
過了兩天,上班主任的課時,班主任讓我坐到最后一組最后一張課桌。
對于班主任的換座位政策,我表示支持,如果可以,我甚至想載歌載舞來表達我難以抑制卻又不得不掩藏的興奮,只是,我的歌聲并不動聽,我的舞姿也不優雅,只好作罷。
我在角落里,隨著窗外的陽光和雨水自由的生長。
那個角落,無力的嘆息著記錄了我高三最后一個月的時光。那時候的天空,仿佛永遠都是灰色的,即使陽光明媚,可依然能從白色的云朵里看到隱約可見的灰色。
距離高考越來越近,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課堂測試試卷不寫了,筆記不做了,小考不認真了,大考不上心了。看著那一本本的資料和一摞摞的試卷都打上了高考的標簽,有種錯覺,我此時才知道我已經上高三了。時光啊,在不經意間就向前溜了一大截。
喜歡發呆的時刻,很舒服。透過課桌旁的窗口看去,路邊有嬉戲的小孩,他們毫不掩飾的笑聲飄進窗子,心里有種莫名的情緒。教室內是老師精辟的解題方法,解一道題寫滿整塊黑板。
窗外的雨,深邃的讓人抽不開眼神。雨夾雜著泥土的清香撲面而來,執著的洗滌著透明的玻璃,玻璃上留下一條條雨珠流過的歪歪扭扭的痕跡,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網住了整個窗前的事物。
我躲在角落里,漠然看待時間如筆芯里的墨水一般流逝,只不過,時間可能比筆芯里的墨水流逝的更快。日子一天天過去,筆芯里的墨水如初一般紋絲未動,讓我有種愧疚的錯覺:我對不起那一張張空白如新的試卷;我對不起那依舊清晰的、自欺欺人的盈余的期望;我對不起時光流逝,因不舍而在我筆記本上留下的印記。
我躲在角落里,頑固又自以為是的拒絕一切,我所厭惡的一切。看著別人在眼前晃悠,燦爛的笑容混著高聲叫嚷,有種不倫不類的喜感,為口頭上的勝利爭得唾沫橫飛、面紅耳赤,非要讓別人臣服于自己。我是一個不合群的人,這是我從他們眼神里得出的最高尚最褒義的評價。
我躲在角落里,陽光無法直達,可折射而來的陽光依舊刺眼非常、依舊繽紛絢麗。面前堆起來的書并不高,卻足以將我和外面隔絕,可刺耳的叫喊聲依舊執著的破空而來,惱怒,卻沒有理由聲張。
拉下眼皮,將頭伏在手上,半睡半醒間,聽見風聲吹進筆芯里,撩過發跡,漫向窗口,迷失在窗外的滾滾塵埃里。窗子間的縫隙奏響離別,漸漸淡去,余音繚繞,離歌在耳。
班主任并沒有叫我父母來開‘家長會’,我萬般不解,后來才知道,是滿深幫我寫了那份檢討書。
高考前半個月,上最后一節晚自習前,我百無聊賴的倚在走廊上看著校園,朝沛來找我,她幾次欲言又止后,問:“你……你還好嗎?”
我不知道她這句話從何而來,所以沒接話。
“這半個月你像老了幾歲一樣,變得我都不認識了。”
“知道我的樣子,知道我的名字,這不是認識嗎?”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你真的認識過我嗎?
“那不一樣,我知道你心情不好。”
“你從哪看出我心情不好?”
她欲言又止,我看著走廊外,氣氛難免變得尷尬。
“你想報哪所大學?”
“你這是替其雪問的嗎?”
她看著我,我也看著她,她沒回答,我也沒回答。
“我回去上晚自習了。”她轉身走了。
高考前兩天的下午,我并沒有和其他人一樣把課本、復習資料一張張撕下,再撕成碎片,從教室走廊扔下去,當然,還有試卷,而是在球場邊坐了一個下午,從日漸西斜到夕陽西下再到教室里燈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