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如此,炮兵就更厲害了。每一名合格的炮兵,都是用炮彈喂出來的,一般來說幾百枚炮彈是少不了的。即便是大都是訓練彈,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更何況還有火炮磨損,訓練幾名炮手報廢一門火炮,那都是常規操作。
技術要求更高的裝甲兵、飛行員,那就更不用說了,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當然,這些兵種日本人都沒有,倒是不需要考慮。
除了彈藥消耗外,士兵軍餉、日常生活、武器裝備的維護保養同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真要是按照神羅陸軍的標準,日本陸軍的那點兒軍費,養一個步兵師還湊合,兩個都有點兒困難,更不用說其它的了。
并且這種窘迫局面,還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能夠做到武器裝備國產化,將武器彈藥的成本降了下去后,才會稍微有所好轉。
參考原時空就知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日本陸軍都只維持著個位數的常備師團,并且還時常不滿編。
即便是如此壓縮兵力了,軍費還是不夠用。在迫不得已之下,日軍練習起了白刃戰術,然后成為了白刃戰中的王者。
只不過僅憑血勇之氣帶來的戰斗力,欺負一下垃圾炮灰還行,要是遇到了真正的精銳那就是送菜。
事實上,精銳部隊也不一定都是敢死之士,他們真正的厲害之處,還是在專業素養上。
簡單的來說,就算在幾百米之外,他命中你的概率是百分之二三十,你卻只能靠運氣還擊。
現代戰爭中平均下來幾千發子彈干掉一個敵人,和未來戰爭的上萬發子彈干掉一個敵人,大都是普通部隊的功勞。而精銳部隊干掉一個敵人,平均所需要的彈藥就少得多。
維也納政府高層不把日軍戰斗力放在心上,也是基于此。一個連火炮都需要進口的國家,根本就沒有讓大家忌憚的資格。
……
見話題在吐槽中跑偏,弗朗茨打斷道:“西班牙軍隊是不是廢物并不重要,關鍵是英國人參與了進來。倫敦政府在支持日本人,我們就不能讓西班牙輸掉戰爭,至少不能夠輸得太慘。”
在國際政治中,面子有時候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剛剛誕生的霸主來說。
雖然這場日西戰爭英奧兩國都只是在背后遙控,但是在很多人眼中,日西戰爭就是英奧霸權爭斗的延續。
如果西班牙遭遇慘敗,就會給外界傳遞一個信號:在海外競爭中,神圣羅馬帝國不是英國人的對手。
盡管這是事實,可維也納政府也必須要死扛著不認。某種意義上來說,承認在海外競爭中比不上不列顛,就意味著承認失敗。
作為挑戰者,可以容忍失敗,卻無法承認失敗。政治就是如此,有時候必須要自欺欺人。
況且,不表現點兒實力給小弟們看,又怎么能夠讓他們安心呢?
弗朗茨不求西班牙能夠逆世翻盤,只要能夠打出一個兩敗俱傷的戰績,他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