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做不到,那么讓西班牙人輸得體面一點兒,也不是不能夠接受。畢竟,軍事上的勝利還不是勝利,外交上的博弈仍然可以改寫最終結局。
只要西班牙人表現出了足夠的實力,弗朗茨就有把握通過外交手段,逼迫日本人退出菲律賓群島。
“幫西班牙人訓練陸軍是來不及了,想要短時間內改變戰場局勢,那就只能上雇傭兵了。
現在的問題是西班牙人太窮了,維系遠征軍作戰就已經非常吃力,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財力雇傭一支軍隊。
何況,日本人的軍事實力也不算太弱,國際上根本就沒有哪一家雇傭軍,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卡爾首相提議道。類似的事情維也納政府也不是沒有干過,當年和英國人爭奪南非,就頂過“雇傭兵”的馬甲。只不過后面發現多此一舉,干脆打出了布爾共和國政府軍的。
唯一的問題是菲律賓群島不同于南非。南非地區是自己吃下去的,出人出錢都是應該的;而菲律賓群島卻是西班牙人的,為了國際聲譽,維也納政府也不可能吞了它。
自帶干糧去幫西班牙人打仗,世界上哪有這樣的好事?即便是西班牙政府已經付出了代價,但那只是換取維也納政府支持的,可不足以令神圣羅馬帝國親自上陣。
要是沒有維也納政府參與,就憑西班牙人的能力,就算他們真舍得出錢雇傭軍隊幫忙打仗,也沒有這么強大的雇傭軍。
正常情況下,一支雇傭兵也就那么百八十號人,人數過千的都是巨型團隊,再多就養不起了。
戰斗力也是千差萬別,其中戰斗力強悍的能夠壓著各國政府軍打,可以說是精銳中精銳;更多的雇傭兵團隊,也就欺負一下土著還行,遇上正規軍只能送菜。
小規模戰斗中還行,要是放在數萬,乃至十幾萬的大會戰中,人數僅有千兒八百的雇傭軍就不夠看了。
弗朗茨點了點頭:“沒有錢就借給他們,讓西班牙人拿殖民地收益做抵押。國際上沒有這么強的雇傭兵團,那就自己組建好了。
歐陸戰爭才剛結束沒多久,歐洲大陸上還有一大幫的退役官兵,總是有喜歡刀尖上舔血的亡命之徒。
人數不夠就去法蘭西招募,都餓了這么久,相信會有人愿意為填飽一家人的肚子而賣命的。
對了,意大利地區的雇傭兵通通不要。這次是去菲律賓群島作戰,那里可沒有意大利面。”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必須要上。雇傭兵能不能擊敗日軍誰也不知道,反正做了總比沒做的好。
與其坐視西班牙人戰敗,還不如努力拼上一把。反正是西班牙人出錢,維也納政府只需要在暗中推一把就行了。
能夠發揮作用最好,沒有能夠發揮作用也無妨,局勢都惡化到了現在這一步,再糟糕也不會糟糕到哪里去。
就算是計劃失敗了,要哭也是西班牙政府哭,維也納政府無非是丟點兒面子,最多在海外競爭中暫時不和英國人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