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英奧斗爭的多么激烈,主戰場都在歐洲。日本政府只要不自己往里面鉆,成為一個旁觀者的可能性非常大。
就算是英國老大不高興,還有俄國人頂缸啊!忙于日俄戰爭,無法分心南顧,就是最好的理由。
牽制俄國人,減輕不列顛在印度的壓力,就是他們對聯盟的最大貢獻。
當然,桂太郎得出這樣結論的前提條件是:英俄沒有勾搭到一起。
要是俄國人倒向了英國人,他們就沒得選擇了,只能結束戰爭,硬著頭皮南下。
畢竟,英國人的錢也不是好拿的。既然收了人家的錢,那就要命來還。
……
遠在萬里之外的日本政府都感受到了壓力,直面風暴的歐洲國家,那就更不用說了。
又到了幾十年一遇的站隊季,到了現在這一步,大家必須要做出抉擇了。
“選擇大于努力”,對國家同樣適用。這一步邁了出去,再想要回頭就難了。
未來幾十年究竟是“吃香的、喝辣的”,還是“吃糠咽菜”,就看現在這一波下注的結果了。
巴黎,自從歐陸戰爭結束后,這座國際性的大都市就跌落成了二線城市,在國際上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昔日,那種巴黎政府一跺腳,地球都要抖三抖的盛況,早已不復存在的。
現在有的只是一個在狹縫中求生存的波旁王朝,絲毫沒有昔日歐陸霸主的囂張氣焰。
不光是政府沒有了氣勢,就連民眾同樣也喪失了信心,絲毫不見當年的傲氣。
原本思想活躍的革命圣地,現在就宛如一灘死水。伴隨著戰爭的結束,百家爭鳴的思想盛世就此終結。
熱血沸騰、激情洋溢的校園辯論不復存在,熱情似火、浪漫無限的巴黎大街更是無影無蹤。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巴黎民眾不在熱衷于討論政治,國際大事新聞,還不如商店打折更能吸引大家注意力。
曾經的報紙之都,現在已經淪落到報停無影蹤的地步,仿佛民眾們都不愛看報紙了。
眼前的一幕幕,讓帶著使命的勞合-喬治在內心深處蒙上了一層陰影。
生機勃勃的巴黎不復存在,現在有的只是一群只為生存的行尸走肉。
捫心自問,這樣的法蘭西,能夠承擔起“反神羅”的重任么?
勞合-喬治自己也不清楚。只是來都來了,不管能不能行,工作總是要繼續的。
誰也沒有想到,維也納政府對不列顛退出自由貿易體系的反應會那么激烈,直接捅破了兩國間的最后一層窗戶紙。
歐洲的火藥味突然濃郁了起來,然而不列顛的戰略計劃,卻只是剛剛拉開序幕。
眼瞅著戰爭的腳步就要臨近了,反“神羅”同盟的大旗,還沒有能夠豎起來。
預訂中的主力軍——毛熊,此刻正忙著和另一位隊友日本死磕。內部問題沒有搞定,又何談反神羅?
只是時間不等人,軍備競賽已經全面爆發,神羅和不列顛此刻正在進行下餃子大賽。
就算是戰爭在明天爆發,勞合-喬治都不會覺得意外。
為了增加在戰爭中的勝算,英國政府此刻正在竭盡全力的拉攏盟友。甭管是實力派,還是打醬油派,只要能夠拉過來那都是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