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次英國人建造的主力艦,續航能力應該會非常感人。”
這是必然的結果,在保證火力的情況下,壓縮軍艦噸位,那么勢必要犧牲其它方面的性能。
減少儲煤量,縮短續航里程,就是危害較小的修改方案之一。
軍艦續航里程不足,大不了后面跟一艘補給艦,專門為它服務好了。
弗朗茨點了點頭:“密切關注著英國政府的一舉一動,留心任何詭異情況,現在沒有動作就是最大陰謀。
英國人不可能不知道,兩國之間工業上的差距,要是拼工業產能,縱使有兩個不列顛,那也改變不了結局。
何況,他們再怎么整合工業,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讓國內的工業產能翻倍。”
不是弗朗茨小題大做,實在是英國政府的表現太不正常。和神羅“拼工業”,正常人都不會那么干。
真正適合英國人的玩法是:利用皇家海軍的優勢,在海上決戰中一擊致命,全殲神羅海軍主力。
神圣羅馬帝國工業實力強大,軍艦可以無限補充,但是有經驗的海軍官兵,卻是有限的。
最多干上兩三回,神羅積攢下來的家底就耗盡了。到時候有船沒人開,維也納政府不得不坐下來談判。
當然,這僅限于理論上。海上決戰從來都是擊敗敵人,想要全殲對手幾乎沒有可能。
無法做到全殲,那么逃回去的官兵,就是有過作戰經驗的老兵了。
補充一批軍艦和新兵進來,過上一年半載,大家調節的差不多了,又能投入戰斗。甭管質量怎么樣,至少數量是滿足了。
何況,補充進去的也不會是新兵。神圣羅馬帝國海軍同樣也是家大業大,除了主力艦之外,還有上百艘大大小小的普通軍艦。
絕大部分普通軍艦,都是不用參戰的。主力艦缺人,可以直接從普通軍艦上抽調,并不是純粹的新兵直接上戰場。
除了現役官兵,還有從前退役的,同樣可以征招。
可以算一筆賬,神羅海軍官兵的平均服役年限也就4年左右,平均下來就是每年都有25%的人退役。
退役后自動轉入預備役,每年還是會有一個月的軍事訓練,這個時間一般會持續二十年。
退役官兵差不多就有五波人,就算是因為各種意外,淘汰掉一部分人,至少也有一半的人能夠上戰場。
除非是遭遇連續性全殲式毀滅性打擊,要不然慢慢打消耗戰,神圣羅馬帝國也是死得起的。
原時空皇家海軍在二戰中出現人員緊張,一方面是因為一戰后海軍經費緊張,忽視了對預備役的培養;另一方面則是為商船護航需要大量的軍艦,主力艦人員還是充足的。
神羅海軍就沒這么擔心了,只要守住了地中海門戶,拔掉了了英國人在地中海的釘子,空軍封鎖直布羅陀海峽,英國人水面上的軍艦就不敢進來。
潛艇雖然可以可以進來,但是這年頭的潛艇水下續航里程有限,最多也就在西地中海活動,東部根本就夠不著。
要是拿下了直布羅陀,放幾條驅逐艦守著,連西地中海的安全都有保障。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理論是一回事,實踐又是另外一回事。軍事史上從來都不缺乏奇跡,在決戰沒有開啟前,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