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搞事情,人家臉都不要了,自然不會怕沙皇政府的抗議。
只能說屬于俄羅斯帝國的時代結束了。即便是沙皇政府一再宣稱,未來要進行報復,也絲毫動搖不了大家搞事情決心。
沒有辦法,歐陸霸主現在是神圣羅馬帝國。在暗地里偷偷搞事情沒有關系,想要出兵進攻一個主權國家,先問老大答不答應。
事實上,就算是維也納政府不干涉,俄羅斯帝國也做不了什么。
參與的國家太多了,真要是以一敵眾,最后究竟是誰揍誰尚且是一個未知數。
報復的問題不著急,當務之急還是度過眼前這一關。
波及全國的罷工運動,還在愈演愈烈,幾乎每一個人口過十萬的城市,都發生了罷工潮。
更令尼古拉二世憂心的是國內層出不窮的叛亂。截止到目前為止,卷入的人口都快要占到俄羅斯帝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
打開地圖,一眼望去半個俄羅斯帝國都插上了叛軍的旗幟。若是應付不好,俄羅斯帝國就要涼涼了。
“砰!”
手中的杯子應聲落地,滾燙的咖啡四濺而起。
“什么,奧地利人切斷了我們的戰略物資供應?”
由不得尼古拉二世不緊張,戰爭進行到現在,神羅提供的戰略物資已經占據了全部物資一半的比重。
要是突然沒有了這些物資,這個缺口拿什么去填?要是戰略物資供應不足,讓俄軍拿什么鎮壓叛亂,又拿什么去……
外交大臣米哈伊羅維奇解釋道:“并非是完全切斷,只是暫時減少向我們的戰略物資供應,大約能夠保留之前百分之十的份額。
維也納政府給出的理由是:為了保障我們南下軍團的后勤物資供應,只能削減向我們本土提供的戰略物資配額。”
聽了這個解釋,尼古拉二世瞬間被噎住了。想要譴責,都沒辦法說出口。
雖然是聯合作戰,但是因為地緣的因素,俄軍的后勤一目前獨立于盟軍的。
現在中亞地區發生叛亂,印度的俄軍斷了后路,只能靠盟軍養著。
突然多出了八十萬軍隊,需要的戰略物資自然不是一筆小數字。這么大的缺口,不是說補上就能夠補上的。
站在盟軍的立場上,減少對俄戰略物資輸入,拿來填這個坑,無疑是眼下的最優選擇。
反正最后都用在了俄軍身上,維也納政府承諾提供總戰略物資沒有減少,也不算違約。
問題擺在了明面上,尼古拉二世都不能反對。要不然前線的八十萬俄軍,就要餓肚子。
可是鎮壓國內叛亂,也是需要消耗大量戰略物資的。
尤其是叛軍占據了中亞鐵路和西伯利亞鐵路,沙皇政府事先囤積在鐵路沿線的戰略物資,也落入到了叛軍手中。
意識到了大事不好,尼古拉二世急忙下令道:“立即派人和維也納政府進行溝通,讓他們增加戰略物資配額。”
希望渺茫也必須要嘗試,要不然后面鎮壓國內叛亂的仗就難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