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美洲盟友之間的利益糾紛,也不算什么大事,花點兒時間就能夠搞定。
真正的麻煩是美國人和俄國人。盡管美國分裂過了一次,但是合眾國的體量還是太大了一些。
誰也不知道他們這次從英國人手中撈了多少好處。一旦讓他們消化了所得,未來肯定是一個麻煩。
聯盟國也必須要提高警惕,雖然在這次戰爭中傾向于我們,可說好的向合眾國開戰,拖到了現在仍然沒有真正動手。
擺明了是想要借助聯盟的力量,擴張自家的勢力。要是不加以遏制,未來又是一個燙傷的山茶。
俄國人就更不用說了,最近幾百年一直都是歐洲大陸的威脅,也就帝國崛起之后安分了幾年。
沙皇政府對土地的貪婪又永無止境,不削弱他們的實力,恐怕未來的歐洲大陸太平不了。
現在是最佳機會,一旦錯過了這次機會,未來他們和不甘心失敗的英法勾結起來,那就是天大的麻煩。”
看得出來,錢德勒首相沒有將英國人放在眼里。世界大戰還沒有結束,不列顛就先從神羅的威脅榜單上往后挪了兩個位置。
相對而言,針對合眾國還算簡單。反正現在是敵人,只要不接受他們臨陣倒戈,就可以拉著盟友正大光明的進行打壓。
最麻煩的是處置俄國人。作為奧地利的傳統盟友,現在也是大陸聯盟中的重要一員,維也納政府是不可能直接對他們下手的。
不僅不能下手,作為盟友的維也納政府,在明面上還必須要向俄國人提供幫助。
就連斷絕戰略物資供應,都找了一個“優先供給前線俄軍”的借口,要不然還交代不過去。
這已經是維也納政府能做的極限了。支持民族獨立運動,援助革命黨的事情,那是半點兒都不能沾。
“美國人的問題,暫且擱置起來,等對英作戰結束后,再進行處理。
俄國人的問題,我們不方便直接介入,讓柏林政府自己看著辦。”
幸好神圣羅馬帝國還有一個堅定反俄的普魯士,要不然下黑手,弗朗茨都不知道該讓誰出頭。
盡管這些小動作,瞞不過有心人;可是只要維也納政府堅決不承認,那就等于沒干。
至于普魯士王國的反俄行為,那是歷史遺留問題,和中央政府沒有絲毫關系。
……
維也納政府在準備善后事宜,倫敦政府同樣在思考后路。戰爭進行到現在這一步,不列顛實質上已經輸了。
伴隨著盟友們不斷的倒戈,英倫三島的物資供應也變得越發困難了起來。
現在不光要提防敵人的潛艇襲擊,還要擔心來自盟友們的刺背。
一旦盟友換了陣營,那么不列顛在該國的全部資產,全部都要打水漂。
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列顛在海外的巨額投資,也是各國敢跳槽的原因之一。
沒收了英國人的這些資產,不光向大陸聯盟納了投名狀,就連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彌補了不少回來,某些國家甚至還有賺。
戰爭還沒有失敗,可戰敗的后遺癥,英國人卻先一步體會到了。
大量的海外資產流失,英國資本界也遭受了重創,尤其是金融市場更是哀鴻片野,股市大盤直接腰斬了再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