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夏來,圣彼得堡已經結束了寒風刺骨的日子,舒適的陽光撒落在這座城市的每一角落,溫暖著這個冰雪國度。
巴爾干半島的戰報傳了過來,報喜不報憂向來都是官僚們謀取進身之階的捷徑,沙皇政府自然也不會例外。
這場巴爾干會戰的第一回合,俄國人取得了全面勝利。即便是在拉茲格勒戰役中俄軍損失太大,為這場戰役增添了一縷瑕絲,也無損官員們報捷的心。
在尼古拉一世收到的戰報中,當然不會出現俄軍吃虧的事情了。前線的軍官們一筆帶過,把奧斯曼軍隊的損失加了上去,看起來就是一場大勝。
收到了消息過后,當天晚上尼古拉一世就在冬宮中召開了慶功宴會,可惜功臣們都遠在千里之外,錯過了這場屬于他們的榮耀。
俄國人有高興的理由,保加利亞會戰的第一回合,他們就取得了大勝,把戰線向前推進了一百多公里。
從攻克魯塞開始,俄軍以28萬總兵力向奧斯曼軍隊發起進攻,擊敗了近50萬奧斯曼軍隊和5萬法軍。
僅僅只付出了四萬五千余人的傷亡代價,就殲滅了敵軍五萬三千余人,俘虜敵軍三萬八千余人。
用一半的兵力擊敗兩倍的敵人,用4.5萬士兵的傷亡換取敵軍9.1萬人的損失,還包括萬余人的法軍,怎么看都是一場大勝。
保加利亞游擊隊的貢獻,被一筆帶過了,他們的傷亡自然也被忽略掉了。反正仗打贏了,具體情況沙皇政府就不關心了。關心也沒有用,欺上瞞下已經深入了俄羅斯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既然奧斯曼軍隊號稱是五十萬大軍,他們擊敗的就是五十萬大軍,敵人的實際兵力數據,自然是被大家果斷的忽略了。
……
慶功宴會結束后,尼古拉一世再次回到了正題中。法國人出兵參戰了,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盡管從英法艦隊搶占黑海海權過后,沙皇政府就在考慮英法出兵參戰的可能,現在真的發生了還是讓他們感到難受。
或許是前線的軍官們還有點兒節操,又或許是他們知道這場戰爭還要繼續下去,自己還要和法國人拼命,還怕把自己給坑了進去。
在戰報的末尾,他們還是重點描述了法軍的威脅。
總結起來就是,如果不是五萬法軍突然出現在了戰場上,這次保加利亞大會戰就是奧斯曼人的末日。
如果沒有法國援軍,要不了多久,偉大的沙皇陛下就可以在君士坦丁堡閱兵了。因此對這些邪惡的法國人,偉大的沙皇陛下必須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
尼古拉一世笑呵呵的說道:“諸位,法國人真的出兵參戰了。從倫敦傳來的消息,不久之前英國國會也通過了決議出兵參戰。
從現在開始,我們又增加了兩個敵人。英法不是奧斯曼人那么好對付,這場戰爭還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后面的仗該怎么打,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暢所欲言。”
前線取得了大勝,尼古拉一世的心情很不錯。就算是知道英法參戰了,他心里很憤怒,卻沒有爆發出來,對贏得這次戰爭他的信心非常充足。
強者總是要保持風度的,尤其是勝卷在握的時候。
這不是夸大其詞,從明面上的陸軍實力來看,俄國人是真有這份兒實力。至少從人口上來看,俄國人有這份兒實力。
1852年俄羅斯的總人口,大約在6500萬~7600萬之間,比英法的總人口都都多,英倫三島總人口大約在2800萬上下,法國的總人口大約在3600萬上下。
(沒有辦法,這個年代沙皇政府沒有人口統計,資料上的數據差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