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東戰爭突然暫停了,瞬間打醒了奧地利政府中很多人。沒有什么好意外的,列強不是傻子,不會讓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出來和他們搶食。
這在弗朗茨的意料之中,和歷史上的存在帝國不一樣,,現在的奧地利看上去要強大的多。
在震懾住歐洲各國的時候,自然也少不了受到大家的忌憚。這個時候外交手段就非常的重要了,一味的蠻干可不是智者所為。
柏林
梅特涅向普魯士政府提出了瓜分德意志地區的建議,毫無疑問普魯士人不傻,雙方很難談攏。
奧地利吞并南德意志地區很容易,普魯士要吞并北德意志地區卻非常的麻煩,這是軟實力的問題。
****主義的普魯士,強大的只是軍事實力,在文化上,大部分德意志邦國都可以鄙視他們。
這也是普魯士王國容易招黑的原因,在文化界他們沒有話語權,文化上沒有受到大家的認可。
當然他們也可以學習歷史上一樣,用武力強迫大家同意。可是現在的腓特烈-威廉四世政府慫了,不敢踏出這一步。
各國聯合叫停德意志統一,奧地利在外交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果這個時候普魯士跳出來,奧地利的壓力是減輕了,他們自己就苦逼了。
北德意志地區不同于南德意志地區,南德各國大都是奧地利的小弟,長時間受到奧地利的影響,這也是弗朗茨主張利用政治手段統一的原因。
北德意志地區還有英國人的手筆,普魯士想要兼并這些地區,漢諾威就是一個跨不過去的坎。
經歷了一次丹麥事件后,柏林政府知道列強不好惹,縱使英國人不會像俄國人一樣直接兵臨城下,人家海軍出來堵門也是很可怕的。
梅特涅淡定的說:“陛下,北德意志地區是德意志最繁華的地區,盡管領土面積略小,但是他們的經濟實力卻一點兒也不弱。”
北德意志地區經濟實力確實不弱,總量都超過了普魯士王國的一半,這是腓特烈-威廉四世夢寐以求的地方。
腓特烈-威廉四世搖了搖頭說:“首相閣下,北德意志地區經濟雖然不錯,卻還是比不上南德意志地區,無論是人口基數,還是領土面積都差距懸殊。
考慮到北德意志地區的復雜形勢,普魯士王國很難將這些邦國吞并,這非常的不公平,普魯士需要獲得薩克森作為補償。”
顯然,這個時期普魯士政府已經認識到了人口的重要性。
梅特涅冷冷的回答道:“陛下,實力決定勢力。一旦超過了這個界線,那意味著災難!”
公平,怎么可能呢?奧地利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最后讓普魯士王國獲得同樣的利益,真當維也納政府傻呀?
……
普魯士政府不敢惹英國人,卻希望在中德意志地區獲得補償,這顯然不是奧地利可以接受的。普奧間的最后一次談判,自然是以不歡而散告終。
梅特涅的目標已經達到了,普魯士人動心了,想要在德意志地區分裂的當口瓜分一塊肉,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可能和英法親密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