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諾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的咖啡,不慌不忙的回答道:“聽說貴國地方保護主義盛行,最近這些年,摩根財團發展的很不順利吧!
如果巴拿馬運河開通,情況就不一樣了。東西兩岸的商業貿易勢必會繁榮起來,摩根財團在運河中擁有了話語權,還怕這些企業不合作么?”
空頭支票,如果掌控了運河的主導權,要做到這一點不難。
可問題是合眾國實力有限,在運河開通后,摩根財團憑什么能夠獲得主導權?
就憑有錢么?
抱歉,這年頭法國財團比他們有錢的多。摩根財團在歐洲大陸,最多也就是一家二流財團。
拿不到主導權,作為一名小股東,乖乖的等分紅就對了。要是想作妖,估計連分紅都沒了。
到時候不要說剪其它企業的羊毛,搞不好摩根財團自身都不得不接受法國資本入股,再次喪失自主權。
摩根搖了搖頭:“尼諾先生,這件事情牽扯太大,僅憑我們一家根本就推動不了。必須要找別人聯合,參與的人多了,我們的話語權還能有多少?
冒昧的問一句,你們肯付出多少股份,如果太少的話,大家就不用浪費時間了。”
尼諾猶豫了片刻功夫后,給出了一個自認為優厚的答案:“開發巴拿馬運河,牽扯到的國家太多,我們必須要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合眾國最多可以獲得21%的股份。”
開發巴拿馬運河少不了地頭蛇的配合,再怎么樣哥倫比亞政府也要分一份,拉攏西班牙人同樣也要分一份。
站在法國人的立場上,要掌控運河的主導權,沒有過半的股份是不行的,留給三國瓜分就只有剩下的一小半。
實際上這還只是理想數字,如果歐洲其它國家資本參與進來,勢必還要放出一部分股份,
這個21%都是空頭支票,最后合眾國能夠拿到的股份只會更少,上市融資后,比例還會進一步被攤薄。
摩根擺了擺手:“抱歉,尼諾先生。這筆生意,摩根就不參與了。
僅憑21%的股份,根本就不可能說服各方,我們需要承擔的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
據我所知,奧地利對巴拿馬地區一直很上心。在當地還擁有大量的移民,隨時有可能讓巴拿馬地區變天。
一旦巴拿馬落入了奧地利人手中,我們的投資沒有任何保障。貴國難道會為了我們的利益,和奧地利開戰不成?”
尼諾眉頭一皺:“摩根先生,發生這種情況的幾率非常小。巴拿馬運河牽扯到了哥倫比亞、西班牙、我們還有貴國四家的利益。
四國聯手,能夠投入到巴拿馬地區的力量,絲毫不比奧地利人弱。
維也納政府不是莽夫,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就算是對巴拿馬地區懷有野心,他們也不會冒然動手。”
尼諾沒有胡亂承諾,大家都是明白人,想要糊弄對方實在是太難了。
真要是許諾:法蘭西會保護大家的投資,估計摩根就要趕人了。
一名資本家代表,有什么資格代表法國政府?即便是法蘭西的資本家實力太,也沒有到隨便就能夠決定國家政治走向的能力。
不要說現在,即便是財團力量鼎盛時期,也只能影響政府決策,而不是替政府做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