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一家不對外開放的豪華俱樂部內,法國金融界的幾大寡頭齊聚一堂。
一名慈眉善目的老者笑呵呵的問道:“聽說尼諾那小家伙遇到了麻煩,現在怎么樣了,有沒有完成任務?”
如果不是熟悉的人,誰也不知道這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就是法國金融界最大的吸血鬼。
最令人忌憚的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他都是一副笑呵呵的表情,包括殺人。
“行了,老杜克收起你這副嘴臉,大家都是老熟人了,誰不知道誰啊!天天都在演戲,你不嫌累我們看得都煩。”
說話的是杜馬斯,因為利益的關系,兩人經常發生沖突。
矛盾歸矛盾,可這不影響大家一起合作賺錢,為了巴拿馬運河項目,現在大家又坐在了起來。
為了避免沖突升級,這次聚會主持者貝爾斯果斷的切入正題:“兩位正事要緊,我們還是先談談運河項目吧!
蘇伊士運河大家都清楚,原本認為會賠本的項目,在通航后不到七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資。
現在每年都能為投資者提供豐厚的回報,收益還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而增長,如果不出意外,這筆收益還會持續上百年。
當然,這是特例。地中海這種特殊的地形,不是什么地方都有,想要復制蘇伊士運河的成功,幾乎是不可能。
巴拿馬運河應該是最接近蘇伊士運河的,一旦通航東西太平洋的距離就會被拉近,收益可想而知。”
老杜克搖了搖頭:“沒有那么簡單,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不一樣,政治上我們得不到支持。
奧地利人不希望看到運河通航,英國人也不想讓運河通航,甚至巴黎政府也未必會支持巴拿馬運河通航。
這其中的原因,你們應該清楚。蘇伊士運河通航受益最大的是地中海國家,法奧兩國都是受益者,為了戰略需要兩國才頂著英國人的壓力推動了項目。
巴拿馬運河呢?最大的收益者是美利堅合眾國,其次是哥倫比亞共和國,別的美洲國家多少也有所收獲。
可我們和英奧兩國獲得的收益太少了,除了運河本身外,法蘭西幾乎沒收益。
奧屬中美洲地區地域面積不大,修鐵路就可以滿足運輸需求,沒有這方面需求,要不然在他們自己就動手挖了,尼加拉瓜地區同樣可以開鑿運河。
英屬加拿大更不用說,典型的地廣人稀,根本就沒有那么多商品需要運輸。
在政客們看來,這種便宜他人的項目,還不如不啟動。
至于運河的收益,很抱歉,我不認為巴拿馬運河能趕上蘇伊士運河。
從美洲的經濟情況來看,或許每年通過的船舶數量,還沒有我們一家從蘇伊士運河經過的船舶多。
如果后面美洲各國經濟發展起來了,或許還能夠盈利,要是按照目前的情況,這個項目虧損幾乎是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