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事實,巴拿馬運河背后確實存在著隱藏利益,但是隱藏利益不是政府能夠拿到手的。
對比高昂的投資,僅僅只是收取通航費,這個年代開通巴拿馬運河確實大虧特虧,要不然原時空也會拖到一戰前才通航。
沒有政府參與,還要面臨其他國家捅刀子,巴拿馬運河能順利通航才怪。
貝爾斯微微一笑:“巴拿馬運河賺不賺錢、能不能通航,這關我們什么事?
只要讓外界認為這個項目非常有潛力,就像現在的蘇伊士運河一樣,可以賺大錢那就夠了。
我初步估計了一下,這個項目要是運作下來,可以撬動十幾二十億法郎的資本。如果加上周邊收益,這個數字還會更大。
我們只要從中咬下一塊肉就夠了,運河計劃成功還是失敗,那就交給上帝決定好了。”
眾人紛紛盤算了起來能夠獲利多少,毫無疑問這是驚天騙局,不過這也是資本的最基本操作,要是不編制一個美夢,投資者怎么肯入坑呢?
對金融資本來說,從來都不在乎項目的成敗,只要能夠運作上市,他們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長期經營從來都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老杜克點了點頭:“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們又不是上帝,怎么知道巴拿馬運河項目能否成功呢?
我覺得的還是盡快拿下運河開發權,然后運作上市。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夠拉上英奧資本一起干。把蛋糕做大了,我們才能夠拿到最美味的那一份。
尤其是奧地利方面,必須要有人游說維也納政府,至少要拖延他們插手的時間。”
貝爾斯:“這也是我請大家過來的原因,這么大的項目,需要協調的關系太多了,必須要大家精誠合作才能夠完成。”
顯然,這不是表面上那么簡單,僅僅一個巴拿馬運河項目,還不值得法國金融界這么多大佬聯手。
只要把牛皮吹起來了,那就是不是運河項目了。還會涉及到海上運輸、加工制造業、銀行業……
或許等這個項目運作起來的時候,又是新的一輪牛市;等項目完蛋的時候,就是股災爆發的時候。
……
聰明人還是很多的,遠在紐約的摩根,憑借自己金融市場上的敏銳嗅覺,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
巴拿馬運河根本就不需要合眾國參與,即便是參與了進去,除了提供金錢之外,別的他們什么也干不了。
合眾國內部矛盾重重,聯邦政府勢弱,根本就沒有能力調動這個國家的真正實力。況且,還有聯盟國在一旁虎視眈眈,他們根本就不敢妄動。
真要是和奧地利對壘,聯邦政府除了抗議之外,其它的事情都無能為力。沒有政府插手,那他們這些財團能夠干什么?難道組織雇傭兵保衛巴拿馬地區?
不是摩根低估自己,財團的力量確實大,但那要看干什么。要是組織雇傭兵和一家列強正面對抗,估計他們會死得非常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