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自然是杠杠的,不列顛向世界展示了他們的強悍造船能力,再次震撼了世界。
除了不列顛之外,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過同時開工建造六艘新式戰列艦的記錄。
然而,世界第一名頭也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錢花得特別快。
雖然從猶太人那里發了一筆財,可官僚們的花錢能力也是不容置疑的,才幾個月時間,各部門報上來的花錢計劃就大大超出了總額。
為了控制政府的花錢速度,有先見之明的曉治·柴爾德斯,早早的選擇了減持政府債務。
除了個別重要的計劃被批準外,大部分計劃都被無限期的擱置了,要實施就等哪年想起來了再說吧!
從這方面來說,這一屆英國政府是優秀的,起碼在責任心上是如此。
阿斯特利·庫珀·基眉頭一皺,和財政大臣對視了一會兒,最后還是無奈的敗下陣來。
沒辦法,錢袋子惹不起。就算是造艦經費劃撥了,后面增加的軍費支出,同樣要獲得財政部的支持。
阿斯特利·庫珀·基退而求其次道:“造艦可以推遲,不過計劃我覺得還是早點兒公布的好。
要消耗法奧兩國的財力,我們必須要給他們更大壓力才行,要和像現在這么不溫不火,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確實是不溫不火,軍備競賽只是在理論上開啟了。各國的造船廠并沒有全力開工,每年建造兩三艘戰列艦,這也好意思說軍備競賽?
要知道,不列顛在正常年月,每年都要建造兩三艘戰列艦。要不然,彌補不了皇家海軍的主力艦退役缺口。
……
隨著英國人的繼續加碼,軍備競賽全面開啟了。看著英法奧三國政府的精彩表演,亞歷山大三世顯得格外落寞。
這樣的重要時刻,俄羅斯帝國居然缺席了。
要知道,就連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小國,都咬牙公布了自己的造艦計劃。
雖然規模小了一點兒,或者說是象征式造一艘刷存在,畢竟還是參加了。
不是說俄羅斯帝國已經窮到,連建造一艘軍艦的錢都拿不出來,關鍵是他們沒技術啊!
俄國的幾大造船廠幾十年都沒有接到過軍艦訂單,技術早就荒廢掉了,別說新式的戰列艦了,就算是原始的鐵甲艦他們都沒有建造過。
所謂的造艦資料,還停留在風帆戰艦時代。沒有任何技術積累,要一步跨越到前無畏艦時代,這不是開玩笑么?
亞歷山大三世關心的問道:“怎么樣,奧地利人同意轉讓造艦技術么?”
這年頭,造艦技術基本上就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科技水平體現,大家都是嚴格保密的。
外交大臣奧斯卡·希門尼斯:“奧地利政府同意了技術轉讓,不過具體費用需要我們自己和造船廠談。
我們的人分別拜訪奧地利幾家軍艦制造廠負責人,結果都不容樂觀,他們要求捆綁銷售不說,報價也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承受能力。
報價最低的威尼斯造船廠,最新戰列艦技術轉讓條件也高達800萬神盾,外加4艘戰列艦、10艘驅逐艦、6艘巡洋艦,以及36艘附屬軍艦訂單。”
這已經不是技術轉讓了,分明就是在敲竹杠。但是沒有辦法,掌握這些技術的國家就這么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