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新式戰列艦造艦技術的船廠,全世界都不到二十家,肯賣技術的更少。
事實上,奧斯卡·希門尼斯還有話沒有說出來,那就報價最低的威尼斯造船廠,從來都沒有建造過新式戰列艦。
所謂的先進技術究竟有多先進,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回答。
事實上,奧地利的很多造船廠都能夠建造軍艦,不過他們的主要業務還是建造民用商船。
參與軍艦制造,最主要的目標還是為了自己的打響招牌,就和做廣告差不多。
一般來說,被外界公認的標準是:能夠為軍方建造主力艦的造船廠,才是一流造船廠;
能夠建造驅逐艦、巡洋艦的造船廠,算是二流造船廠;
只能建造附屬軍艦的造船廠,那就是三流造船廠;
無法建造的軍艦的造船廠,那就是家庭小作坊,不管規模多大都是如此。
就如同這家威尼斯造船廠,在競標過程中被人給pk了下來,仍然沒有放棄相關技術研發。
原本準備下次繼續競標的,聽到俄國人想要引進技術,就準備敲竹杠了。
至于參與報價的其他幾家造船廠,當然是一起聯合抬價的托了。要是生意談成了,威尼斯造船廠還少不了給大家一份補償。
指望造船廠因為競爭相互壓價,那完全是想多了,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
亞歷山大三世驚訝道:“怎么會這么貴?”
外交大臣奧斯卡·希門尼斯解釋道:“主要是掌握這些技術的造廠非常少,還涉及到了企業核心技術,一般來說是不對外出售的。
如果不是為了獲得我們海軍的訂單,這些造船廠連價都不會報。”
亞歷山大三世點了點頭,人家都不想賣技術,故意報一個天價嚇退他們,那也是很正常的。
外購軍艦,這個選項從來都不存在。如果不能獲得最先進的造艦技術,多幾艘軍艦對俄羅斯帝國沒有任何意義。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亞歷山大三世苦澀的說道:“慢慢談吧!我們不著急,反正這次軍備競賽和我們沒有任何關系。
要是拿不到最先進的造艦技術,就退而求其次,拿下我們手中這些軍艦的相關技術。”
如果不是奧地利送了一堆軍艦上門,亞歷山大三世絕對不會有購買造艦技術的念頭。
現在沒有辦法,不向奧地利買技術,軍艦的后期維護,還要把船開到奧地利的造船廠中進行。
搞得俄國海軍只能在黑海和地中海打轉,想要分一支艦隊進入波羅的海都不行。
至于俄國造船廠,倒是有不少自告奮勇的表示自己能夠做好后期維護,但是海軍部不敢信,擔心這些寶貝疙瘩被他們禍害了。
不光海軍不信,事實上亞歷山大三世也不信。他可是接受過新式教育的,清楚海軍這玩意兒有多復雜。
軍艦維護出了問題,平常時期或許不起眼,關鍵時刻就能夠要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