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提出的外交抗議,實際上也就是一句氣話。向國際社會求援,法蘭西還丟不起這人。
戰場上打不贏,寄希望于國際社會干涉,那是弱者的行為,不符合法蘭西的大國地位。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抗議沒用。歐洲大陸上的四個裁判,兩兩互毆了起來,總不能指望一幫充當啦啦隊的小國下場干涉吧?
既然是戰爭,必然就會有傷亡。法國的平民傷亡大,反法同盟一方的平民傷亡也小不了。
尤其是已經淪陷的比利時和萊茵蘭地區,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據,還是可以確定平民傷亡在五位數以上。
現在可是殖民帝國的巔峰時期,同樣也是種族歧視的巔峰時期,不是所有民族都有人權。
這個蓋子不揭開還好,真要是揭開了,最后的結局就是“自損一千殺敵三百”。
萬一操作不好,讓歐洲各國誤認為法蘭西不行了,一個個跑去抱奧地利的大腿,那就麻煩大了。
現在的反法同盟,已經夠難對付的了,要是再讓奧地利人忽悠幾個盟友,后面的仗就不用打了。
事實上,奧地利空軍給法軍帶來的最大威脅,并非是戰場上的直接殺傷。
無論飛艇轟炸,還是飛機掃射,能夠取得什么樣戰果,都要靠運氣。
運氣好的時候,一波空襲就能造成上千人的殺傷;運氣不好的時候,戰果還不夠油錢。
相比奧地利空軍在戰場上直接取得的戰果,雅各布總督更憂心的還是軍心士氣上的影響。
經過一連串的打擊,法軍的傲氣也逐漸被消磨殆盡,越來越多的人對接下來的戰爭喪失了信心。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雅各布總督為奧地利空軍憂心的時候。
一名身材魁梧的青年軍官從外面跑了進來,氣喘吁吁的說道:“總督…閣下,大事…不好了!”
雅各布總督內心一緊,光看青年軍官緊張的表情,他就知道要出大事了。
到底是見過大風大浪的,雅各布很快調整了過來,故作若無其事的說道:“奧倫,慢點兒說。天還沒有塌下來,敵人又轟炸了哪里?”
相比戰場上的其他噩耗來說,雅各布總督還是更加希望接下來的壞消息是敵人的空軍轟炸。
飛艇進入軍事領域這么多年,奧地利又是率先將飛艇投入到軍事領域的,法國人雖然自傲卻不傻,面對這樣的敵人不可能不加防備。
在建立物資倉庫的時候,雅各布總督早早就考慮到了來自天上的威脅。這也是喪失制空權后,法軍只是人員傷亡大的原因。
奧倫的青年軍官急忙搖了搖頭:“不是空襲!敵人再次撕破了我們的東部防線,阿斯旺地區危險了。”
聽到“再次”兩個字,雅各布總督就只感到牙疼。沒有辦法,從戰爭爆發到現在,法軍在蘇丹地區部署的防線已經被突破了三次。
幸好殖民地面積足夠大,法軍才有機會在后方重新布置防線。遺憾的是殖民軍始終是不堪大用,每一道防線都堅持不了幾天。
在雅各布看來,與其說是前線的法軍在抵擋奧軍入侵,還不如說是惡劣的地理條件、糟糕的交通環境,在遲滯敵人前進的速度。
“命令帕克中將,收攏前線的潰兵,在阿斯旺地區構建新的防線。
命令第十七師、二十四師立即前往增援。
命令考姆翁布、伊德富等地區的守軍做好戰斗準備……”
一連串的命令下達,看得出來雅各布總督對前線的法軍并不抱有希望。積極防御只是為了爭取時間,并非指望他們能夠擋住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