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就是集中力量打造一條防線,擋住敵人的兵鋒,而不是分地區備戰進行節節抵抗,以空間換時間。
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戰術,只有最適合的戰術。
按照巴黎政府的計劃,非洲殖民政府的任務是固守、拖延時間,等待法軍在歐陸贏得勝利就行了。
毫無疑問,雅各布總督就是在嚴格執行這一計劃。除了戰爭爆發初期,雄心勃勃的主動組織了幾次進攻外,后面就進入了全面防守狀態。
怎奈計劃沒有變化快,歐陸戰爭陷入僵局,法軍遲遲無法突破萊茵河防線,埃及局勢就變得糟糕了起來。
……
阿斯旺地區,此刻已經淪為了戰場。炮火聲和喊殺聲交織在一起,響徹云霄。
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赫岑多夫少將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笑過之后,就是濃濃的憂愁。
毫無疑問,空軍在戰場上的作用加大,對陸軍也是一種沖擊。
盡管現在還撼動不了陸軍的主導地位,可是空軍卻在迅速發展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戰后國內肯定會加大對空軍的投入。
如果只是空軍在壯大,赫岑多夫少將還擔心,畢竟空軍才剛剛起步,再怎么發展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和陸軍并駕齊驅。
問題是奧地利還有一支大海軍,現在的國際局勢已經非常明顯了,戰后維也納政府肯定會加大對海軍的投入,和英國人爭奪海上霸權。
相比之下,陸軍就要苦逼得多了。誰都知道奧地利不可能長時間養著五六百萬軍隊,一旦戰爭結束裁軍勢在必行。
海軍不可能被裁,空軍規模又有限,就算是被裁軍,按照慣例飛艇部隊也會直接轉入后勤運輸,真正被裁撤的只有陸軍。
一增一減之下,陸軍的優勢就被抵消了,未來奧地利的軍事格局就是陸海空三軍相互制衡,再也不復陸軍一家獨大的之勢。
這是維也納政府最想看到的,最近十幾年海軍的蓬勃發展,飛艇部隊能脫離陸軍獨立成軍,政府都是出了大力的。
當然,這背后也少不了皇帝的默許。政治游戲的核心就是權力制衡,皇帝也不希望手下人鐵板一塊。
作為一名陸軍將領,自然不想看到這一切發生。即便是奧地利家大業大,投入到軍事上的經費也是有限的,海軍和空軍的崛起,勢必會分薄陸軍的資源。
知道也沒用,這本來就是陽謀。從奧地利空軍建立那一天開始,新的格局就已經注定了。
按理來說,以赫岑多夫少將的級別是不應該知道。
畢竟事情還沒有發生,政府只是有意推動,在任何場所都沒有人提出來,更沒有去實施。至始至終,都沒有任何消息流出來。
然而,這個世界上永遠都不缺乏聰明人,赫岑多夫少將就是其中之一,從一些蛛絲馬跡中就得出了結論。
有時候知道的太多,也是一種煩惱。赫岑多夫少將現在就是如此,原本他還是不相信空軍能夠壯大的,但是親目睹了空軍作戰后,他就不得不接受現實了。
現在飛機的性能還有限,轟炸還要靠飛艇,可是這年頭技術更新換代快啊!
很快赫岑多夫就打消了腦海中亂七八糟的想法,天塌下來也是高個子先頂著,陸軍高層有那么多大佬在,還輪不到他這個少將來操心。
不管怎么說,奧地利的地理位置都決定了必須要發展陸權,再怎么樣屬于陸軍的一份都不能少。
畢竟蛋糕越做越大,就算是分的人多了,每人拿到手的還是比原來多。
看了看表,赫岑多夫少將對近前的軍官吩咐道:“傳令下去,半個小時后第二二五師從正面發起進攻、第二三六師從右翼發起進攻、第二四一師從……”
一個少將指揮二十幾個步兵師作戰,在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的。按照奧軍的編制,師一級的軍官基本上都是少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