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養廉不是好辦法,但低薪養出來的多半都是貪官污高薪養廉不是好辦法,但低薪養出來的多半都是貪官污官員的貪腐越發明目張膽,肆無忌憚,一時間風靡全國,當地稅賦一萬,地方敢留下三千,上報七千,然后地方截留兩千,只有五千抵運京城,或各地糧倉。
如此貪污之法,駭人聽聞。
索性貪一兩是死,貪六十兩剝皮實草,那老子就貪一萬兩,六萬兩,十萬兩,干成一票,還管你什么朱皇帝,狗皇帝的,老子不跟你玩了行不行?
然后,就出現了郭恒案,空印案,這兩次朱元璋的反貪腐大案,逃官?你以為你逃了,皇帝就抓不回來了?就能隨著你逃跑之后,一切都煙消云散了?
做夢去了。
當時各地逃官可謂是一時風氣,天下景從,等朱元璋反應過來時,已經有官員跑去關外,給元朝賣命去了。
甚至高喊著,朱元璋非天下主,各種各樣的抹黑言論層出不窮,更有甚者,偏激的要讓胡虜南下,踏碎山河。
他們似乎寧愿給暴元賣命,做下等人,也不愿意給朱元璋賣命,做大明朝廷的官員。
其原因很簡單。
朱元璋這個俸祿,反貪的力度,中華上下五千年,找不出來第二個,真的,真真的!
而跟著前元,他們是下等人,但他們一樣可以魚肉百姓,橫行鄉里,橫征暴斂,中飽私囊。
這差距,自然就出來了。
是你,你選擇誰?
朱元璋對貪腐有容忍度嗎?可以說是零容忍。
而反向來看,對貪官污吏零容忍并不是錯事,做朱家的皇帝,也不能說出來老祖宗是錯的。
但朱元璋的零容忍和高壓統治,殺戮鎮壓,鐵血政策,大明朝廷的官員,活的比土里刨食的老百姓,還要操勞,忙碌。
當官為了什么?舒服的過著小日子。然后現在成了,當官比老百姓還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明朝廷千余官吏,地方各層官吏,更是超過五六千人的數量。
這么都人中,有人真想貪污,有人被迫貪污,極少數的半個圣人,當了官員后,瘋狂燃燒自己,溫暖著治區的爐灶
這一個半個的,已經可以稱之為圣人,但圣人又能怎么樣?圣人就可以不養妻兒老小,圣人也不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家中老母生病如何?抓不起藥。
貪,就能救老母的命,不貪就要看著老母彌留離去。
有的時候,真不是這個人做了官就是奔著貪污去的,官場風氣或許會改變一個人,但絕不是全部。
海瑞不貪,那是海瑞家里錢多,真的錢多!
一個縣衙的縣令。
譬如江寧縣令萬關,他只是一個縣令,但從后世的角度來看,他不單單是個縣令,他同時是縣高官,縣長,警署局長,司法局局長,教育局局長,財務局局長,乃至于養老院院長。
大明是有嚴格的養老制度的。
六十歲的老人,每個月能領一石糧食,七十歲的老人能領兩石糧食,八十歲老人能領五石糧食。
九十歲的老翁,比九品官賺的還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