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寒冷溫度里若不是專門適應極端氣候的武器,很容易發生大量的機械故障,甚至誤傷自己或友軍。
比如知名的二戰期間,德意國攻擊蘇紅國首都時,就有過類似的案例。
當時氣候極端嚴寒,德意國的戰斗器械過于精密,可在那種環境下,越是精密的武器裝備就越容易出問題,這就導致了德意國有大量武器裝備在那場戰爭里變成了無法動用的狀態,又間接讓蘇紅國與當時的盟軍,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連能夠住人的蘇紅國境內,武器裝備都容易出問題,更別提整個世界上最嚴寒的南極大陸了。
甚至別說是普通器械,就算專用的抗寒機械或武器,在這里的實戰情況下,也同樣很容易出毛病。
那么南極嚴寒,對器械的影響有多大呢?
別的不說,就說先前星條旗國那‘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這科考站的名字,是為了記念當初第一與第二位到達南極點冒險家而起,兩個名字分別就是他們兩。
事實上,這是兩個一喜一悲的角色。
當初,他們兩是幾乎同一時間出發,一齊向南極點進入,想要爭奪人類第一個站上南極點人物之名的人。
之后,經過艱難險阻,利用狗拉雪橇方式,阿蒙森成功獲得了第一名,成為人類首個站上南極點的人。
可斯科特這邊,情況就有點悲劇,他采用的是抗寒的馬匹,但這些馬在南極,根本就難以存活下去,然后這批人艱難無比的跋涉到南極,卻發現阿蒙森一行的旗幟早已飄蕩在南極點上了。
于是乎,這批人也返回,但更悲劇的事情發生了。
那就是他們來的途中,在路上一路都有埋取暖的煤油桶,方便回頭時采用取暖與煮食之類。
但問題是南極太冷了,他們的煤油桶是用錫焊密封的,而錫在南極這種極端寒冷環境下,極快就分崩離析,煤桶里的煤油自然就流光了。
結果沒有了煤油取暖煮食的一行人,永遠倒在了南極點上。
至于第一位大獲成功的阿蒙森一行,不僅一開始策略因策略的正確,首位到達南極點,更是在之后功成名就,安全回到大后方,名聲大噪。
對比之下,就可以看出,南極點裝備上的重要性了。
此時此刻,‘雪地服’一群人,正是輸在了裝備上。
要不是有人數優勢,他們肯定早就把救援隊的數人,一口氣解決掉了。
“我們會死,沒救了,我們肯定會死的吧……”
在救援隊之中,一位救援隊里的西方男子,已是胡子拉碴,嘴里念念有詞,仿佛精神崩潰一般。
“嘿兄弟,相信我,我們會活下來的。”
在這輛車內的,僅僅一名系絲充武裝保鏢,他手里握著槍械,回頭溫和對這位救援隊成員出言鼓勵。
“你有什么證據說我們能活,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為這趟任務,你們系絲充沒搞清楚就叫我們來,結果呢,這壓根是龍潭虎穴,早知現在,我們就不應該答應你們的要求。”
那位男子就像是手到了宣泄口,幾乎跳將起身,指責這位系絲充公司的龍夏武裝保鏢。
“給我住口,溫斯特,到了這種情況,你還說這么多做什么。”
另一頭,幫助開車的救援隊白人男子,沉著冷靜的讓這位略顯崩潰的男子閉嘴。
被他一吼,說話過沖的男子一臉疲倦的又抱臂靠椅子上,一言不發了。
“謝謝。”
系絲充公司保鏢,對這位駕車的白人男子微微答謝。
若不控制情緒,這支隊伍就得內訌,然后被敵人乘虛而入,死傷慘重都是好的,很可能全軍覆沒。
所以他感謝駕車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