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以大魄力,大勇氣,改制國子監,設置三個主課業與十二個副課業,并按課業修習程度,分配上三堂、下三堂。
國子監制度的革新,并非是一帆風順。
楊士奇雖然取得了朱允炆的支持,但在革新過程中,也遭遇到了很多阻礙,一個最大的阻礙,便是將數學與四書、五經相提并論,設為主課業。
國子監官員、禮部官員,幾乎都反對這一決定。
在他們看來,四書五經乃是圣人之言,地位尊崇,不可動搖。數學雖是六藝之一,但還不能與四書五經相比。
楊士奇解釋多次,也不見說得通,不得已,便將所有反對者召集到一起,以一句“數學乃副科之基”,肯定了數學學科的地位。
無論是任何學問,都需要數學作為支撐,一個沒有數學底子的人,如何學習副課業
商學,需要數學盤算成本與利潤,需要求算稅務。
農學,丈量土地,預估收成,稅賦求算,買菜賣菜
兵學,兵力幾何,糧草多少,從南京到北平要走多遠,需要走多久,打仗的時候殺敵多少,損傷多少,朝廷撫恤多少,哪一樣不需要數學
如此基礎性學問,憑什么不能與四書五經相提并論
解決了數學地位的問題,便是國子監學堂區域的劃分問題,以課業為準,整個國子監又分為了三大主院與十二分院,并邀請各行優越之人,擔任院長、博士、助教等。
兵學院,助教兵部職方司員外郎石樸侃侃而談,對眾監生講述著兵法之法,引經據典,倒也贏得滿堂喝彩。
“破趙平燕,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后生”
朱允炆坐在最后排,聽聞石樸講述楚漢爭霸,其對韓信用兵頗為推崇,極力渲染。
雖然很多監生聽明白了,但朱允炆注意到,還有不少人神情迷茫。
尤其是石樸在講述戰爭過程中,時不時會說出地名,河名,而監生對于這些地點,并不清楚在何處,只知道,有這么一個地方,一條河,發生了如此事。
一堂課下來,朱允炆找到了問題所在。
古代教學,就三樣東西嘴、書、戒尺,再無其他。
若是四書五經,有教材還好說,可兵學院現在還沒有教材,學生能不能領會,只能靠想象,靠記憶,這樣效果就有些差了。
朱允炆看著石樸身后的墻壁,苦澀地笑了笑,自己都用著黑板,竟然忘記了國子監
用黑板這種直接的方式,去講解各類知識,豈不是更為容易
韓信破趙平燕的舊事,完全可以通過黑板,標注出地點、河流,行軍路線,交戰之地,讓所有人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也能更好領略兵法的魅力。
革新教育,不能只從革新制度方面入手,還需要革新教學方法,設備。
黑板,粉筆,黑板擦
這些對于大明工匠而言,根本就沒有難度。
朱允炆清楚,人才的蛻變,是國家蛻變的原始動力,自己想要實現大明盛世,就需要大量的人才。
也許,自己應該給他們上一堂課,讓他們見識見識,什么才是先進的教育方式。
“皇上,這一堂課結束了,可否去商學院”
解縉低聲問道。
朱允炆搖了搖頭,說道“不去了,你代朕傳旨,后日朕親自上課,國子監所有學院官員、授課先生,皆來聽講。”,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