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遠目光中帶著擔憂之色。
若大明與足利義滿修好,那作為中間人的李芳果便會贏得政治威望,到時候大明不會忘記李芳果的功勞,足利義滿也不會忘記。
兩股外部力量若悉數站在李芳果那邊,那自己再想謀事就多了很多變數。
河侖思考良久,方回道“依臣來看,大明未必會與足利義滿言和修好。”
“說說”
李芳遠急切地問道。
河侖認真地看著李芳遠,嘴唇微動“其一,臣聽聞不久之前,大明的南方遭遇安南入侵,結果大明將士翻越群山,奪下鎮南關,將安南大軍悉數滅于大明境內。再加上大明水師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大明新皇帝雖是年輕,卻非被動防守之人,而有善戰進攻之心。倭寇亂明沿海,他應會下令軍士戰至最后,靖平海波,之后方可再議其他。”
“其二,從傳來的消息,大明水師窮追不舍的架勢可以看出,大明有著不惜代價,徹底剿滅倭寇的決心。在此決心之下,若突然轉變政策,命令水師船隊轉而與倭人為善,實是有負軍心,對水師而言,是一個打擊。”
李芳遠贊佩地看著河侖,道“你說得在理,眼下我們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等待。”
河侖微微搖頭,道“也許大人可以主動一些,派人聯系大明水師,倭寇情報”
李芳遠頓時明白了河侖的意思,若是大明調整政策,最大的變化便在水師,若水師繼續強勢剿滅倭寇,自然說明其對足利義滿的態度。
“既如此,那就命令鄭津及康澤率全羅水軍,接應大明水師,并必要的后勤,對沿海倭寇情報,可一律共享。”
李芳遠下令道。
河侖欣慰地點了點頭,轉而說道“雖是如此,大人還應早做準備,不可拖延太久。”
李芳遠握了握拳頭,道“眼下最為棘手的便是李芳干,命令暗中的人鞏固平安道,加快策反豐海道的將領,務必不能讓其調入京畿道。”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李芳干占據優勢。
因為松京距離豐海道只有數十里,而距離李芳遠的全羅道、慶尚道卻很遠。一旦松京有變,李芳干完全可以從容調兵應對。
河侖自信地說道“李芳干雖有些本事,卻過于寵信樸苞,而豐海道的主要將領又與樸苞不合。李芳干想要謀事,只能在松京內動用私兵。”
李芳遠并不擔憂松京內李芳干的力量,只要豐海道的軍兵不參與其中,以李芳干的實力,還不足以與自己抗衡。
“李芳干手下,也就孟宗、李成奇有些本事,命令李叔藩盯緊他們,一旦有異動,先發制人”
李芳遠果決地說道。
對付敵人,就不能有任何手軟。
李芳干老老實實還好,若真想要自己的命,那沒辦法,擋住自己的人,只有死路一條
在李芳遠安排策略的同時,大明皇帝朱允炆也寫就了一封國書,經內閣用印之后,交給朝鮮使臣,讓其帶回朝鮮。
也正是在這一夜,六百余倭寇在黑夜的掩護之下,乘數十艘小船登陸了浙東象山,揮舞著武士刀,開始了他們嗜血的狂歡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