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一方面來看,茹瑺也有著對楊榮的欣賞與保護。
以茹瑺的身份與使命而言,他即使是提出讓楊榮一起去山西,朱允炆也會同意,但他并沒有,而是選擇此時還是“抄寫員”的楊溥。
原因在于,楊榮在兵部剛剛站穩腳跟,若突然被調出去半年多,回頭同僚關系生疏了,你誰誰,他誰誰,不清不楚,那對楊榮的未來并沒好處。
當官需要資歷,資歷都是熬出來的。
況且楊榮善兵事、謀大局,去山西又不是打仗,自然不需要帶楊榮一起去。
“既然茹愛卿點名讓楊溥一同前往,那朕若是不同意,豈不是太小氣了。擢升楊溥為刑部員外郎,去山西歷練吧。”
朱允炆知曉楊溥的本事,只不過他與楊士奇、楊榮都一樣,此時還沒有足夠的政治資本,可以支撐他們立足于朝堂高位。
老一輩還沒退休,新一代還沒成長起來,屬于他們的時代,還需要耐心等一等。
朱允炆不想揠苗助長。
“夏愛卿,移民錢糧籌備如何”
朱允炆詢問道。
夏元吉嚴肅地回道“有條不紊,保證在秋收之后,能滿足五十萬人口一年口糧。”
朱允炆深知夏元吉承受的壓力,此時的運河還不通暢,向北運輸糧食很是困難,便指示道“若有壓力,可協調五軍都督府,借調濟南府、北直隸等地部分軍糧。”
夏元吉沒有拒絕朱允炆的好意,領命退至一旁。
朱允炆剛想從山西移民之困,轉移到會通河一事上來,還沒細說兩句,內侍便來通報“魏國公求見。”
“讓他進來吧。”
朱允炆知道徐輝祖沒事不會輕易入殿,沒有拖延。
徐輝祖見幾位閣臣都在,連夏元吉也在,便知這是在議論政務。
“皇上,浙江都司來報,兩日前,象山錢倉千戶所與倭寇大戰,以死二百一十八人,傷四百人的代價,全殲倭寇七百余,象山錢倉千戶所千戶易紹宗壯烈殉國。”
徐輝祖將文書高舉頭頂,沉痛地說道。
“砰”
朱允炆拍案而起,怒目而視,咬牙道“倭寇”
解縉見此,連忙說道“倭寇是豺狼畜生,絕不可信,也不可妥協,臣請命加強沿海衛所,擴大水師規模,以求徹底鏟除倭患”
郁新、黃子澄等人頓時臉色變得難看起來,解縉雖然沒有明說,但任誰都聽得出來,他在暗指三人修好日本一事,并借此樹立自己在內閣中的權威。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