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頷首,對于朱棣的作戰能力很是認可,由他與宋晟聯手,足以讓倭寇無法
上岸。
“鄭和所部水師如何了”
“鄭和傳來的消息還在半個月之前,并沒有新的消息傳回,倒是朱能船隊曾靠岸修整、補給,也沒具體消息傳回。”
徐輝祖清楚鄭和那邊的壓力,受倭寇入侵象山的刺激,水師船隊已不再僅僅停留在“近海”區域,而是開始朝著遠海搜尋與追殺倭寇。
至于鄭和殺到了哪里,誰都說不清楚,就算是殺到日本島嶼,徐輝祖也不會感覺到意外,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
“夏日風大浪急,常有龍吸水登陸,留給水師的時間不多了,傳令水師,五月底結束戰斗,返回船塢修整。各地衛所抓緊修筑防御工事,自二炮局調撥一批新式火銃、火藥與鉛彈,優先配給浙東、山東、福建等地。”
朱允炆安排道。
徐輝祖有些猶豫,道“皇上,新式火銃尚未裝備京軍”
“無妨,以保百姓無憂為先。”
朱允炆沒有改變主意。
既然有先進的武器,自然需要先給前線。倭寇又不騎馬,多是步兵,用火銃打倭寇是有優勢的。
至于地方裝備更先進的武器會不會威脅京軍,這個隱患并不存在,要知道新式火藥是二炮局專供,地方短時間內還沒辦法研制出來。
再說了,二炮局的研究是沒有止境的,當下的先進,也只是當下。
火遂槍已經制備出來了,只不過火遂石擊發的成功率還低,正在研制更強有力的壓簧,只要這個問題解決了,真正的火銃軍部隊也將問世。
徐輝祖見此,只好點頭答應。
朱允炆拿出了廣西與安南輿圖,道“不久前,廣西都司那邊經安全局遞送來一份情報,說安南陳氏舊臣裴伯耆想要入京師求見于朕。一些文臣看不清楚,你乃朕之心腹,應十分明白,征討安南是遲早之事。朕不希望打無準備之仗,需要調一批干將進入廣西、貴州、云南,先行適應氣候、地形與軍隊。你有何人選推薦”
徐輝祖思索了下,嚴肅地說道“云南有西平侯沐晟,他久經沙場,定無問題。廣西有韓觀、張輔,也應不存在多少問題。若要調更多主力進入南線,臣舉薦兩人,一人為寧遠侯何福,另一個人為俞通淵”
朱允炆皺了皺眉頭。
何福曾與沐春一起征討過麓川,作戰經驗豐富,能力不凡,自是合適人選。
不過這俞通淵
朱允炆思索著這個名字,終想了起來。
俞通淵也非是尋常之人,他是河間郡公俞廷玉第三子,是虢國公俞通海、南安侯俞通源的弟弟。
俞通海、俞通源又是追隨朱元璋的開國功臣。
可以說朱元璋“水師”的最初班底,就是俞通海手底下的巢湖水軍,在與陳友諒的決戰中,俞通海還曾救過朱元璋。
只不過這兩位都在開國戰爭中死去了,俞通淵雖然在洪武二十五年被封越巂侯,但在洪武二十六年,他的侯位被廢掉,人也被趕回了老家。
這是一位失業之人。
朱允炆知曉此人有些本事,早年間從軍作戰,經驗豐富,便對徐輝祖道“恢復俞通淵越巂侯爵位,并命他前往廣西,任職廣西都司指揮同知。”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