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三審臉色冰寒,看著生機漸漸消退的大漢,喊道“你背后到底是誰說”
大漢只凄然一笑,用盡最后的力氣,輕輕說道“古今多少利名人。棄命斗爭功”
死了。
顧三審用拳頭猛地捶向地板,目光中滿是血色。
自己竟犯下了如此大錯
失去了一條線索,極有可能帶來無窮盡的隱患
“大人,我們還有劉全。”
湯不平知道死了的人是不可能開口了,但活著的人還是會說話的,尤其是劉全本身就不是什么硬骨頭。
顧三審聽聞此話,恢復了鎮定。
是的,線索還沒有完全斷,神宮監就是最大的線索
既然這個驚蟄隱藏在神宮監,那神宮監的所有官員都逃不了責任
掌司劉全是一個,上面還有僉書、掌印太監哪怕是把整個神宮監掃了,也必須找出來幕后之人。
顧三審起身,下令道“將神宮監所有官吏人員,全部帶至安全局據點。留下金吾衛,其他人回皇宮復命,并找神宮監的掌印丘賀問問話”
“對外怎么說”
薛夏詢問道。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也為了遮人耳目,安全局、羽林軍、金吾衛圍住孝陵總需要一個由頭,否則不知道民間會編排出什么花樣來。
顧三審指了指神宮監的大殿,道“救火”
薛夏看著沒有半點火星子的宮殿,只好點了點頭,道“這是個好辦法。”
鐘山上的神宮殿距離朱元璋的陵墓還有一段距離,點一把火,談不上什么大不敬,但畢竟是孝陵,著了火確實有必要動用軍隊來救火。
武英殿。
朱允炆聽聞了顧三審、薛夏等人的匯報,沉默了會,說道“軍士出身嗎”
“按其武功套路,絕不會有誤。”
顧三審回道。
朱允炆微微點了點頭,道“古今多少利名人,棄命斗爭功呵,若是朕沒記錯的話,這應是前元侯善淵的詩作。一介武夫竟通曉詩詞,還代號驚蟄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看來此人身旁定少不了文人,查吧,看看神宮監中有誰識文斷字。”
對于絕大部分武夫而言,他們都是純文盲,手能揮舞二三十斤的火銃,就是拿不起小小的毛筆,別說詩詞,就是自己的名字都未必會寫。
什么,可能小的時候就識字了
開什么玩笑,在軍中識字的人都是寶貝,很少當大頭兵,只要是混上幾年還沒被干掉,絕對妥妥的將校軍官。
而這些人,都會記錄在冊,一查一個準。
既然找不到此人的過去,那就只能說明此人之前很可能是大頭兵,后來離開軍營,又修習了文字與詩詞。
“古今多少利名人,棄命斗爭功。古今”
朱允炆饒有興趣地喃語著。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