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第二步的內容,胡濙眼神一亮,說道“第一版的內容,就以第二步計劃為準,不過在行文上,需要如此”
楊溥聽聞之后,剛想反駁胡濙,但轉念一想,便也不再說什么,轉而去找茹瑺商議第一版首頁到底如何寫。
茹瑺十分簡單地解決了這個胡濙、楊溥等人認為十分棘手的問題。
既然版面有限,極為珍貴,那就全都留著寫大事件吧,至于要尊重下皇帝大人,那容易,報紙名字就定為
大明建文報。
這都以年號命名了,誰還能說不夠尊重皇帝大人
如果朱允炆在的話,也會點頭認可,畢竟明代中期還出了景泰藍陶瓷,景泰,不就是朱祁鈺的年號嘛,用這個名字,那也是為了討皇上開心起的名字啊
前有洪武通寶,后有建文報,多簡單,多明了。
匠人籌備速度很快,相應的物資山西也不缺,隨行匠人還帶來了不少空白雕版,只要有文章,馬上可以雕刻,刷印,晾干,整理成報,然后拿出去發賣。
胡濙聽從了朱允炆的安排,在太原城中以每日十五文的價,招攬了三百余十余歲的少年,他們的任務就一個
賣報。
因為年齡小,專司賣報,城中士民多將其稱為賣報小郎君。
陜西,鳳縣。
無數百姓看到了令他們心驚肉跳的一幕,連綿十余里大明軍士正在狼狽逃竄,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卻絲毫不敢停留,甚至于一些人丟盔棄甲,倉皇奔跑。
有沿途百姓問軍士發生了什么事,是不是白蓮教徒殺過來了,結果被一個軍官破口大罵“我們只是帶軍士急行前進而已,什么白蓮教,什么殺過來,胡說”
“急行”
百姓們看著這一群數萬軍士,不由慌亂起來,這幾萬大軍都被人打敗了,那自己還留在這里豈不是找死
不行,逃命,現在就去逃命
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什么蝗災、洪災,而是兵災
兵馬過處,才真的是寸草不生。
現在這群敗軍連搶都不來不及搶一把,說明白蓮教徒已經很近了,此時不跑,還等什么
“殺,殺,殺”
數里之外的山中,傳來了喊殺聲。
百姓驚懼,四散而逃。
指揮史潘季坐在馬背上,回頭看著已經被甩在身后的鳳縣,目光中很是憂慮,自己也不清楚都司那邊在搞什么鬼,只下令自己統帥兩萬軍士抵達文縣,整訓軍隊,演練登山作戰,然后又下令撤退。
撤退就撤退吧,為什么要逢縣、府等地急行挺進,還不得停歇半刻,不得與百姓交流。
這支隊伍確實看著像是慘敗之師,任誰連著跑那么多天,風餐露宿,誰形象也好不到哪里去。
白蓮教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