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二炮局最新研制出來的火遂槍,老式火銃實在是太慢了,距離不夠遠不說,而且準備時間、換裝時間都太長,殺傷力有限。
只要管控好有限的火藥,且只下發老式火藥,一個鄉邑有幾十把火銃,也鬧騰不起來。即便是他們鬧騰,在朝廷新式火銃與新式神機炮面前,也只能是找死。
隱患是可控的,加上進犯的倭寇多是散兵游勇,數量上很少,總依靠衛所奔波來救,損失確實不小,若是打造小規模的火銃民兵隊,不說打退倭寇,至少能拖延一二,威懾一二。
朱棣贊同道“若由衛所與京師直接管控火藥,只配發老式火銃,臣沒有意見。”
朱允炆微微點頭,道“既燕王叔都認為可行,那就鄉邑二十把火銃,縣五十把火銃,按這個標準配發江浙、福建沿海吧。”
“皇上英明。”
朱棣說道。
朱允炆吩咐人上酒菜,酒過三巡之后,方道“今日宴請幾位皇叔來,還真是有幾件事想要讓皇叔幫忙。”
朱棣、朱桂等人對視了一眼,他們自然知曉,畢竟今日不過節,皇上也不過生日,不可能沒事讓上門吃飯。
“皇上但請吩咐。”
朱耿很干脆,自己的立場就是和皇上站在一塊。
朱棣等人也只好站出來表態。
朱允炆面帶憂慮,說道“前兩日劉長閣自大寧發來密報,琨特穆爾汗,也就是那位孛兒只斤坤帖木兒,在草原上發了召集令,準備在七月初舉辦那達慕大會,這一次,韃靼與瓦剌各大部落都會參與其中,甚至,朵顏衛中也會有人參加”
“什么”
朱棣面色一變,朱桂、朱耿等人也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們曾是鎮守邊塞的藩王,或多或少都有些軍事常識,知曉這個消息背后隱藏的危險。
朱棣咬牙,憤然而起,道“朵顏衛若也派人參與那達慕大會,那將是對大明的挑釁臣以為是時候拔掉朵顏衛與福余衛了”
那達慕大會,始于蒙古汗國初期,為成吉思汗所設。
最初,成吉思汗只是想要通過那達慕大會,檢閱自己的部隊,同時與各部落見個面,進行草場分配。
草場就相當于漢族人的土地,事關族群興衰。
只有解決了草場糾紛問題,蒙古部落才可能減少內斗,真正凝聚起力量來。
成吉思汗做得很成功,蒙古部落在他的統治之下走上了巔峰。后來,成吉思汗為了維護與各部落之間的關系,增強蒙古汗國的凝聚力,表示團結,祈求豐收,在每年六月七月舉辦“大忽力革臺”,即大聚會,也就是后來的那達慕大會,
朱允炆十分清楚,那達慕大會并不是什么轟趴,也不是燒烤聚會,吃吃喝喝,交兩個朋友,半夜回去就完了。
事實
上,那達慕大會可以說是蒙古各部落力量展示的平臺,是年輕一代角力的斗場
那達慕大會,最初只進行一項比賽,要么射箭,彎弓射大雕,看看誰能一穿仨,要么賽馬,看誰跑得快,要么就是摔跤。
三選一,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