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目光變得有些凝重,不知道什么事比駐軍還大,肅然點頭,承諾道“臣定不辜負皇上重托。”
朱允炆微微點頭,說道“此番下南洋,駐軍為第一要務,然非第一大事,這第一大事,是練兵”
鄭和有些疑惑。
練兵
大明水師這都打了那么久的海戰了,南海干掉那么多海賊,東海干掉那么多倭寇,還去朝鮮外面的島嶼度了個假,已是百戰精銳,怎么還說練兵
朱允炆嚴肅起來,解釋道“朕說的練兵,并非是軍士,而是船長換言之,朕希望你借南洋之機,訓練出精通海事,善于統籌,應對各種風險的船長”
現在的大明水師,太過依賴于旗艦,一切指揮作戰,往往都是由旗艦來安排,哪怕是敵我交錯,船只混雜在一起,軍士也會時不時將目光看向旗艦,看看旗艦上的人是跑路了還是在戰斗。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陳友諒的大船隊給打出心理陰影了,大明的水師都是按照老陳的思路走的,那就是更大、更多,更硬
這也就導致了大明水師多會選擇大編隊航行,尤其是歷史上的朱棣,將這種大編隊升級到了世界奢華版。但是,這種方式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一旦旗艦出了問題,整個船隊就很可能土崩瓦解,毫無斗志。
朱允炆需要改變這一切,因為大明水師未來最核心的任務之一,是前往南美洲挖土豆,如此遙遠的航程,在后世還時不時會出個沉船事故,何況是在古代
如果因為旗艦出了問題,到了袋鼠的地方又返航了,那朝廷要損失多少心血。
所以,大明水師必須擁有更多的優秀船長,這些船長即可以編隊航行,也可以單獨航行,若沒有如此能力,土豆就不可能挖出來,花生也吃不著,番薯更是別想了
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撐與富余,人口數量就不可能大幅增加。
古代嘛,人口那就是硬實力。
誰人口多,誰拳頭大。
當然也有一些軟蛋的朝代,但人丁增長本就是封建朝代最重視也是最重要的政績。
為了一個真正的盛世,讓鄭和去南美洲挖點土特產是必然的事,但這件事,不可能只讓他一個人去辦,而是需要很多人,很多船
“有五十名國子監監生,將隨你一起前往南洋,朕不管你用什么辦法,只要他們人不死,就把他們給朕訓練出來。另外,于老船長、軍士之中,遴選出一百人,專門學習遠航之術,與這些監生一起,組成一百五十名船長。”
朱允炆嚴肅地說道。
鄭和吃驚地看著朱允炆。
一百五十名船長
這豈不是意味著此番下南洋的船只,至少也是一百五十艘之多
“皇上,大明水師的船只”
“船只的問題,你無需擔心,朕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它們已經完成了。”
“它們”
鄭和疑惑。
朱允炆輕輕吐了四個字“龍江船廠。”
鄭和的目光中頓時閃過一道光芒,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重復道“如此,太好了,太好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