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鉉、徐輝祖不明所以,當解縉點破時,兩人頓時松了一口氣,該死的,一著急怎么把這茬給忘記了。
“但如此大事,應面圣方可行事。”
鐵鉉清楚,現在雖是勝券在握,但畢
竟事關軍隊調動,皇帝不發句話誰敢胡來,萬一事后追究下來,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黃子澄對鐵鉉勸道“皇上這幾日在后宮靜養,并不見任何大臣,我等雖屢屢求見,都沒得到恩準。”
鐵鉉堅持道“素日事怎可與今日事相比事關藩王造反,還請諸位大臣一同求見皇上。”
解縉等人想了想也是,齊王造反不正給內閣大臣創造了入宮面圣的機會,機會來了,總要把握住才是。
于是內閣大臣、兵部、中軍都督府一干官員,一起到了文華門外求見朱允炆。
內侍雙喜早就收到了消息,看了看一旁的安全局指揮史顧三審,問道“按照腳程算,皇上應在今日會收到齊王造反的情報,只是待皇上回了消息,怕會延誤幾日,可眼下大臣求見,情勢危急,我們應當如何是好”
顧三審也著急不已,安全局提前收到消息,并極速遞送京師,自得知齊王可能造反之后,顧三審派了七波人手加急傳報朱允炆。
只不過朱允炆身在何處,這是一個極為機密的情報,加上朱允炆行程隨心,并無固定安排,顧三審人在京師,也只是大致知曉朱允炆的路線,然后通過當地安全局來確定朱允炆的行蹤與具體所在。
這個過程是很費時間的,也不知道朱允炆是在蘇州,還是嘉興亦或是杭州,只能多批次傳遞一個消息,以求將消息最快傳達。
可正如雙喜所言,速度再快,朱允炆也不可能在一兩日內傳回安排,而時間又是萬萬耽誤不得的。
“大臣求見,自然是見不得。”
顧三審不安地說道。
雙喜點頭,這還用說,皇上又不在宮里。
顧三審將目光投向了桌案上的木匣,說道“皇上臨走之前曾交代,若遇十分緊急之事,可以抽取最下一層的批條發給內閣,或許,現在是時候了。”
雙喜嚴肅地點了點頭,走到桌案旁,小心地打開木匣,然后對盯著自己的顧三審擼開袖子,坦露出手臂,道“那咱家取批條了”
顧三審微微點頭,目不轉睛。
雙喜將所有批條取了出來,然后將最下面的一張單獨抽出,看了看批條上面的印信,交給顧三審,道“顧指揮史,還請核驗。”
顧三審檢驗之后,確系批條之上的印信確系朱允炆的私印,然后展開了批條,看了一眼,頓時傻眼,問道“這,這怎么什么內容都沒有是空白的”
“啊”
雙喜呆若木雞。
空白的批條
這算什么事,莫不是自己拿錯了不可能啊,這是最后一個批示,也是皇上千叮嚀萬囑咐,以應對緊急之事的批條。
怎么就是空白的了
文華門開了,雙喜遞出來一張紙條,對解縉等人說道“齊王之事皇上已然知曉,只因不忍病癥過給諸位大臣,令諸位改日再入宮問安。至于齊王之事,這是皇上給內閣批條,按此辦事即可。”
解縉接過批條,郁新、黃子澄湊了上來,鐵鉉、徐輝祖也圍了過來,批條展開,眾人神情一滯,宛若木雕,嗯,此處非靜止畫面,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