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握著
戰報,有些心痛地喊道“這場戰事打得如此慘烈,耿炳文責無旁貸”
解縉、郁新也有些頭疼,左右掂量著該如何應對。
朱允炆抬了抬手,命令內侍抬來沙盤桌子,臨時擺出青州城沙盤,然后對鐵鉉、徐輝祖等人道“推演下青州戰事,說說耿炳文錯在哪里”
鐵鉉無奈,只好依文書中內容推演,道“鐵鉉固守青州城,圍三闕一,并無不妥。在白蓮廣袖率主力出東門之后,耿炳文立即調整部署,命人隨后追擊,這些都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耿炳文急于搶下青州城,導致兵力從固守匆促轉為進攻,且分散在三面城池。”
徐輝祖哀嘆一聲,道“耿炳文明顯低估了城內白蓮教徒的意志與戰力,以為他們會束手就擒,不成想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加上兵力分散,無法形成軍陣,以亂打亂,明軍人數少并不占優勢。”
楊榮看著沙盤,將手中的竹竿點在沙盤青州城西南方向,道“長興侯先是調動主力追擊,后放棄固守,分散兵力夜攻青州城,讓原本的固守力量過于薄弱,而白蓮教徒選擇一處薄弱點,集合主力突擊,才導致在此處,明軍折損過重,也導致那白蓮沫兒逃竄到玲瓏山”
朱允炆盯著沙盤,沉聲道“說到底是指揮失誤了”
鐵鉉、徐輝祖等人都沒言語,指揮失誤,導致作戰失利或損失慘重,是要被處罰的,可耿炳文畢竟贏得了青州戰事的勝利,斬殺了白蓮匪首廣袖等一干主力。
黃子澄看準時機,彈劾道“皇上,長興侯先是任用私人,治軍不嚴,導致明軍損失慘重。現又有指揮失誤,折損數千明軍,還讓那白蓮沫兒逃走,可見其能力不足,應撤其山東都司職務,調回京師,臣保舉一人,定能安山東。”
“哦,你要保舉誰”
朱允炆看向黃子澄。
黃子澄自信滿滿,還特意彈了彈朝服,方認真說道“臣保舉曹國公李景隆”
“李景隆”
朱允炆打了個哆嗦。
我的乖乖,歷史上就是你丫的給建文帝保舉的李景隆,結果把五十萬人外加一把龍椅保舉沒了,你還在這里保舉李景隆
黃子澄侃侃而談,道“皇上,李景隆乃是李文忠之后,將門虎子,兵法嫻熟,韜略驚人,又兼在廣東立有軍功,現賦閑京師,正是啟用之時。”
朱允炆打量著黃子澄,后槽牙隱隱作痛。
黃子澄啊黃子澄,你知道你為什么能進入內閣嗎
不是因為你有能力,而是因為需要你騰出位置,讓夏元吉接任戶部尚書
真以為你進入內閣,就真是政治老手了
還保舉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就李景隆的能力,根本就不夠給耿炳文提鞋的。你不看看徐輝祖、鐵鉉等人,他們何曾說起過李景隆是將帥之才
面對咄咄逼人的黃子澄,解縉站出來反對“皇上,如何處置長興侯暫且不論,但提拔曹國公是萬萬不可。此人能力平庸,最多只能是一參將,絕非主將之才。”
黃子澄反駁道“耿炳文屢屢犯錯,導致軍士損失慘重,你等還要維護他到何時”
朱允炆冷眼看著黃子澄,道“現在朕讓你們討論的是,青州戰事打成這樣,如何給天下一個交代,而不是保舉曹國公接替耿炳文之事。”
黃子澄臉色一變,皇上這是不支持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