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看著劉長閣請戰的目光,肅然道“放心吧,有你們出手的時候。寧王提到一條消息,哈
什哈準備派遣一部分兵力,經女真部繞道前往朝鮮,與李芳果結盟,以謀求東西并進,圖謀遼東。”
劉長閣瞳孔微微一凝,想了想朝鮮的位置,不由說道“不是說哈什哈有勇有謀,怎么會做出如此蠢事”
盛庸一攤手,示意自己也不清楚。
不過這確實是一個昏招,除了白白送人頭,盛庸想不出來任何結果。要知道遼東都司楊文也是一名悍勇之將,還占據地利,兵力眾多,怎么看,都不會讓哈什哈的人順利抵達朝鮮。
退一萬步,哈什哈的使臣到了朝鮮,朝鮮的李芳果就真的敢和大明為敵
開什么玩笑,李成桂就是靠著推翻親元政權上位的,李芳果是李成桂的兒子,就算再白癡,也能看清楚元朝不是明朝的對手,一旦李芳果下令封鎖道路,不讓哈什哈的軍隊進入朝鮮,那他們就只能待在鴨綠江邊,感嘆“一條大河波浪寬”了。
薊州鎮。
朱棣率軍駐扎于鹿兒嶺,距離長城喜峰口只有四十里,平安、瞿能、丘福、陳揮等將士,悉數聚在帳中。
“哈什哈想要攻略關外,徹底掃清我軍在關外勢力,韃靼的阿魯臺想要借此機會,打擊哈什哈,朵顏衛左右逢源,看似無足輕重,卻在這個檔口十分重要。他們的立場,將決定關外戰事的規模與走向。”
平安指著輿圖,分析著當下局勢。
瞿能認可平安的見解,道“眼下可以寬心的是,韃靼與瓦剌并不是真正兵合一處,這也就決定了瓦剌不可能傾力進攻大寧與遼東諸地,最多是將韃靼與朵顏衛當替死鬼。”
陳揮也是一良將,驍勇戰將,洪武時期立有軍功,面對眼前局勢,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無論瓦剌、韃靼與朵顏衛如何茍合,我們在關外的力量,尤其是大寧附近的力量都顯單薄,宜速出關,支援大寧。”
眾人議論不休。
朱棣聽過每個人的看法,目光緊盯著輿圖,沉思良久方開口道“冀州還是太遠了,進不能對付元廷,退不能保大寧,出關宜早不宜遲。”
平安見朱棣下了決心,有些擔憂地說道“出關沒錯,只不過我們眼下兵力不足,步卒尚未趕至,若倉促出關,一旦遭遇元廷精銳,以我們手中的力量怕改變不了局勢。”
朱棣也清楚這一點,但時機已不容再等下去,若再拖延下去,北面多少變故傳到關內,都無法挽回了。
“兵力問題不需要擔心。”
瞿能指了指輿圖,道“一旦出關,可自寬河所、會州衛直接掉兵,駐扎于富嶼衛。這種辦法雖然會使寬河所、會州衛空虛,但其距離關內較近,只需等上數日,北平步卒趕至,便可補充上去。”
朱棣點頭稱贊“如此甚好,那就準備吧。”
“報,大寧都司文書。”
軍士連忙將文書遞送上來。
朱棣打開一看,頓時目光一寒,面色嚴肅起來,就在眾人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正在惴惴不安時,朱棣突然說道“這一次我們要有大動作。命令東勝、忠義、興洲三衛所有騎兵集結,抵達喜峰口之后,即刻出關,兵進富嶼衛。”
平安、瞿能等人有些吃驚,朱棣這是想要將關內薊州一線的騎兵都抽空啊,這一次動作,非同小可。,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