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不想浪費口水,想要用百姓的命來發財,那最好是先準備交代出去自己的腦袋現在年輕的官員多,清空幾個府縣,也不怕沒人去當官
“都察院的宋正臣,因青州之事有功,擢升都察院僉都御史,統管三十六組采訪使。”
朱允炆對于宋正臣還是極為欣賞的,這個人有骨氣,有正義感,生命力也夠強,沒被齊王給玩死,這樣的人才留在青州安撫百姓,實在是有些屈才了,那里有黃子澄就夠了。
戴德彝與練子寧松了一口氣,至少皇上沒有追究都察院的責任,只將過錯定位到了個別御史身上。但兩人對視了一眼,也看出了彼此心頭的凝重。
派向地方的御史屢屢出問題,到底是自己選人用人不當,還是人心易變都察院再不整頓,皇上就要整頓都察院了。
朱允炆接連幾道旨意,都是圍繞著移民安置問題。
解縉與郁新其實并不著急,寧津縣的問題看似很嚴重,但終究只是個案,或者說是唯一一個如此無法無天的縣,對于更多州縣,哪怕是安置百姓在破茅草屋里,相應的過冬物資、糧食、農具等還是到位的,至少不會餓死人,凍死人。
當然,像北直隸那樣豪氣,動用衛所軍士,打造瓦房圍院的大手筆,也不具推廣性
雖然有官員彈劾北平布政使司浪費國孥,但張昺毫不在意,連辯解的文書都沒上一封,一樣花錢如流水蓋自己的房子。
朱允炆支持張昺,張昺的做法看似有些二百五,花那么多錢造那么好的房子,還不如直接搭建茅草屋,能擋風擋雨雪就行,但破茅草屋有什么歸屬,與他們在山西窮困時又有什么區別
這批人是要留下來,成為北平的一份子的,說透徹點,張昺需要這批人永遠留下來,成為北平人,而不是一個旅居在外,難以回家的租客。
給家人修房子,好一點,耗費大點,不應該嗎反正北平有這個底氣。
奉天殿的肅殺之氣還吹不到南京城,越來越多的武舉人開始進入京師,各地商人聞訊而動,加上距離大朝覲、年關不太遠了,不少外地士紳百姓,也想到南京看看,這就讓京師一日繁華勝過一日。
江東門外。
紀綱、穆肅看著遠處熱鬧的民居,還有民居遠處高大的城墻,不由地對視一眼。
穆肅掩飾不住喜悅,道“終于到了,這就是大明京師,金陵城”
紀綱翻身下馬,牽著韁繩,信步而行,道“不愧是京師,城外竟也如此繁華,遠非山東諸城可比。”
穆肅大笑,別說山東了,就是這一路過來,最繁華之地也不過是揚州,但揚州和這金陵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
輕煙樓上,濃妝淡抹的女子半身探出樓閣,手中揮著紅絲帶,招徠著每個過往的男人,鶯鶯燕燕,令人心軟。
“這是京師著名的輕煙樓,聽聞里面可是有不少可人的姑娘。”
穆肅有些渴望,但摸了摸懷中干癟的錢囊,還是止住了心思。
白嫖吃的,頂多被打一頓,去輕煙樓白嫖,那很可能會被打死。能在京師做這種買賣的,可不是尋常之人。再說了,自己是進京趕考武會試的,不是找女人的。
紀綱只看了幾眼,便不屑地說道“庸脂俗粉罷了,待我等建功立業,手握重權之時,想要什么女人沒有”
穆肅瞥了一眼紀綱,目光中有些擔憂,眼前的是自己從小玩到大的朋友,他很厲害,卻有些過于狂傲,或者說,他有著太強的野心。
這樣的人不要會被埋沒,他一定會站在高處的。只不過,他的性情也是他的致命缺陷。
“金陵,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