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紀綱中式,此人安排到軍營,定是軍士的災難,安排到安全局,就以
顧三審等人的正人君子德行,未必能干得過腹黑至極的紀綱。
“好厲害的紀綱”
解縉驚嘆了一聲。
朱允炆抬頭看去,紀綱雖沒有將三百斤石高舉頭頂的壯舉,但卻做到了四次獻印,朝著四個方向如此臂力,也足以證明此人本事非凡。
“此人可入都督府。”
徐輝祖想要紀綱。
朱允炆瞥了一眼徐輝祖沒有說話,真的給了你徐輝祖,你能控制得住嗎說不得不出十年,你的腦袋就已經在他的刀下了。
接下來的舉石就顯得有些平平無奇,甚至有武舉人挑選二百斤石失敗,直至林昭雪登場。
朱允炆聽著這個名字,還以為是來京師告御狀的。
顧三審凝眸盯著林昭雪,此人身上有著莫名的熟悉感,但就其容貌而言,確實是不曾見過。原以為林昭雪是個厲害人物,會選擇三百斤石,結果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最低的二百斤石,甚至在提取的過程中,下盤也有些不穩,搖晃了幾次,才勉強算是成功獻印。
林昭雪表現如此不堪,讓顧三審有些看輕此人,原本的憂思與疑惑,也被沖淡了許多。
丟下石頭,林昭雪松了一口氣,抬手想要擦汗,手到半空又收了回去,兩腿有些不自然地邁著步子,緩慢地退到一旁。
朱允炆沒有在意,繼續觀看后續的舉石。
武舉人雖是優秀,通過了鄉試,但臨場發揮也有不穩定的時候,三百六十九名武舉人,依次舉石,從一大早到正午,這才堪堪結束,合格者只有三百二十人。
朱允炆看了看大太陽,很想問問鐵鉉,大明又不缺石頭,兵部就不能多準備一些石頭,一起測,至于如此耽誤時間。
可仔細一想,若真一起測,薛祿很可能就沒機會揚名,紀綱也很可能沒辦法狂傲,因為人的注意力是分散的,加上場上人員遮擋
罷了,反正后面拉硬弓會三人一組,估計能在天黑之前回去吃飯。
中午一個時辰的修整時間,武舉人都留在了小教場內,自有專人負責伙食。
朱允炆則趁著吃飯的功夫,與內閣、兵部與五軍都督府官員召開了一次飯桌朝會“武舉中式之后如何安排,原是兵部與五軍都督府之事,朕不宜過多插手,但考慮到戰略需要,朕還是希望提前給你們打個招呼。”
鐵鉉與徐輝祖連忙起身“還請皇上示下。”
朱允炆指了指西南方向,道“你們皆是朝廷重臣,相信早就聽到了消息,這一年來,戶部、工部、二炮局,源源不斷地在支持廣西,神機炮、火銃、糧食,防蟲、防雨之物等等,都在有條不紊地準備之中,這些事瞞不住你們。”
解縉、鐵鉉等人連連點頭。
朱允炆有很多謀劃與動作,是不可能親力親為的,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安全局去辦的,事關軍事方面的問題,經過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這是不可避免的事。
“朕認為,西南遲早會有一戰,既然武舉人都是人才,不妨拿出來試一
試,像是薛祿、紀綱這些出彩之人,朕還是希望發至前線,錘煉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