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短
若不能速戰速決,一旦被纏斗到了夏日雨季,酷暑難當,若再出了瘧疾或瘟疫,那極有可能會損失慘重,鎩羽而歸。
地利
沒有。
安南占據地利,依據山、河列陣扎營,設置關卡與城池,大明想要打,只能一口一口啃骨頭,若是哪一塊骨頭很硬,崩壞了牙,那結果
人和
大明只有這一點,唯有這一點。
朱允炆看著眾人,沉聲道“前元敗在安南,三次都與時節有關,雖打開升龍府幾次,到最后都沒避開酷暑雨季,最終不是糧道被斷,就是士兵難以適應,敗退而歸。朕以為,前元失敗是好事,至少告訴我們,什么時候動兵最為合適。眼下各自權衡,拿出主意,說清楚,一旦朝廷出兵,到底打一場什么規模的戰事。”
徐輝祖行禮道“臣支持大打,拿下安南東西兩都。”
宋晟、劉儁、鐵鉉紛紛表態,支持大打。
內閣郁新、陳迪堅持看法,認為眼下朝廷不宜大打,也很難支撐起大規模的戰事,應以小打或中打為主。解縉思索再三,站在了兵部與都督府一邊。
朱允炆看向楊榮,問“你如何看”
楊榮看著沙盤中的安南,指著安南的地盤,道“臣只想問諸位與皇上一句,打安南,是為了幫助陳氏復國,還是為我大明開疆拓土”
朱允炆微抬眉頭,略顯驚訝地看著楊榮。
楊榮不等其他人回復,便直言道“若為安南陳氏復國,臣以為小打、中打都可。若是為我大明開疆拓土,唯大打,別無他法。”
陳迪當即反對“自然是為陳氏復國我大明乃是安南宗主國,安南為藩屬國,如今其皇室遭難,陳氏之后又有了消息,助其重掌安南,以成大義,我天子大國朝,豈會因彈丸之地,毀清譽于天下”
在陳迪看來,大明是堂堂中華,禮儀之邦,絕不會干出趁人之危的事來,丟不起那個人啊。
然而鐵鉉這一次并沒有站在文臣這邊,而是堅決道“陳閣莫要忘記了,安南早在秦朝之時,就是中原領地,唐時還設了安南都護府。縱是收回,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再說了,哪怕朝廷不收回安南,只助力陳天平復國,也需準備大打。胡氏掃清陳氏大臣,掌控安南,不徹底打敗他,如何能讓陳氏復國”
楊榮看向鐵鉉,知道自己說錯了話,連忙補救“鐵尚書說得在理,胡氏敢于弒君篡國,絕不會輕易臣服,唯有拿下東西兩都,將其擒獲,方可解決安南問題。”
朱允炆看向沉默的朱棣,問“燕王叔的意見是”
朱棣握著拳頭,重重砸在了桌子的邊緣處“戰爭非是兒戲,一旦開打,當全力以赴。眼下北元實力疲弱,西北強敵無法東顧,東面倭寇消停,朝廷足夠騰出手來解決安南,若錯過如此好的機會,恐會后患無窮。臣的意見是,拿下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