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茶葉和鹽鐵差不多,都是官營制。朱元璋曾用一段話,表明了茶葉的重要性
“此所以制番人之死命,壯中國之藩籬,斷匈奴之右臂者,其所系誠重且大,而非可以尋常處之也。”
茶馬貿易是明初獲取與補充戰馬的重要手段。
當然,官營茶葉,并不意味著朝廷直接給宋晟,對于茶葉、鹽方面,朝廷都設置有專門的茶引、鹽引,商人通過幫助朝廷運輸相應的貨物,來取得這些茶引與鹽引。也就是說,尋常時期茶、糧食、鹽等運輸的主力,是商隊。
商隊來一趟,自然是不可能只帶來這點東西的,還會帶來一些農具、瓷器、軍士所需,犒賞所用,為了屯田,為了軍心,總需要花點錢買下來的。再說了,銀子與銅錢是硬通貨,大明寶鈔在西域也有點信譽,人家不一定只要茶葉,還可能要現金。
朱允炆思慮再三,伸出手道“一年五十萬兩,怕是戶部的極限了,實在是缺馬,你也可以向北面走走,順手帶一些戰馬回來,以你宋晟的本事,這不算難吧”
宋晟吞咽了下口水,皇上這是讓自己出關打劫去嗎
得,就這樣干。
瓦剌韃靼缺東西就南下搶大明的,大明現在也缺東西了,北上一下,貌似也不算啥。
打不過主力,還打不了殘余部落
宋晟哼著小調走了。
朱允炆似乎看到了夏元吉吹胡子的場景,這個戶部尚書真的不好當。不過馬場實在重要,該有的支出還是不可短缺。
安全局來了消息,宋正臣、茹瑺、朱高煦等人已經到了長江北岸,傍晚就可入城。
朱允炆還在等朱棣的反應,在等眾藩王的反應,會不會拿皇明祖訓來追罪茹瑺,可讓朱允炆失望的是,茹瑺、朱高煦都到了刑部大門外,眾藩王沒一個動靜的,似乎根本就不知道朱高煦被茹瑺抓了的消息。
一出好戲還沒開始,就已經散場了。
不,且慢。
御史插了一腳,事情又好看了。
都察院的御史程兆彈劾茹瑺違背祖制,擅扣皇親國戚,罪不可赦,在燕王府睡覺的朱棣聽到消息,從床上跳了下來,摘了寶劍就想沖出去把程兆給砍了。
那是我兒子,不是你兒子,我都沒吭聲,你出什么聲
朱棣看出來了茹瑺的用意,也看出來了事情背后的危險,這種事就需要冷處理,讓朱高煦和茹瑺都去刑部,用不了幾天,自然有人會將他們放出來。
如果把事情鬧大,傳得滿城風雨,那朱高煦的名譽就徹底完了,雖然他也沒啥好名譽,但燕王府還是要臉的。現在京師官員那么多,一旦有了惡名,等他們回去之后說其大朝覲期間的事,那朱高煦的大名就能傳到大名的每個角落去了。
朱棣生怕眾藩王因此找朱允炆鬧騰,特意寫了書信告訴所有在京藩王,這件事都別管,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你們幫忙。
現在好了,御史蹦跶起來了,這不是幫助朱高煦,這是害朱高煦啊。
王妃徐儀華連忙拉著朱棣,言官可是砍不得的,現在最緊要的,是入宮讓朱允炆早點處理好這件事,別鬧大了。
朱棣丟下寶劍,一臉愁苦,自己怎么就生下來這么一個蠢貨兒子,讓你跑出京師避避風頭,還在半路給自己惹事,惹事就惹事,還被人抓了現行,給人當了牌子。,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