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話鋒一轉,切入到官治與朝覲,朱允炆高聲道“爾諸臣子應體朕斯懷,以謀大明盛世,各盡其道,毋怠毋忽,毋虐毋貪,秉爾正直,勵爾公勤。朕以為,任官,圖治之基;求賢,任官之本。而今有貪腐、閶茸、不為政、不為民者,猶如毀基壞本,焉能饒恕三法司當嚴加處理,罪當重懲,以警諸臣。”
眾官員聽聞之后,感覺身上冷颼颼的,直哆嗦。
無它,降溫了而已
白天還好一點,老天給面子,多少有點陽光,可這晚上了還在外面站著,實在是太冷了。
按照洪武年的規矩,朝覲一天差不多就得了,吏部該怎么審核,給個結果了事,也不知道禮部和吏部今年抽什么風,非要公開處置。
但不得不說,這種直接發布考核結果,喊人出來對峙,然后當場處理的情景,給眾多官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威懾,這是吏部想要的結果。
朱允炆甘愿在這里當三天木頭,也是為了配合這個結果,只說結果,看不到人被處理,聽不到他們的哭嚎與痛苦聲,是不夠的。
這一日的大朝覲結束了,官員散去,各自回自己的地方,待在暖房里面暖和暖和,但內閣大臣、六部九卿是沒辦法休息的,全部進入了武英殿,商討大朝覲最重要的議題
百強縣,十優州府。
百強縣已經敲定,現在討論的是十優州府,這也是最難給出定論的。
比如河南布政使司,轄區內八府一直隸州,眼下河南布政使司報送上來兩個爭奪十優州府的名額,河南府、開封府。山西布政使司選了太原府、大同府來爭奪名額,還有北直隸的北平府,南直隸更多,蘇州府、徽州府、揚州府,包括應天府本身,也參與了
兩京一十三省,僅僅是推出來的候選名額就有三十多個,雖然看似降低了選擇的難度,實則沒啥變化
因為數量越少,往往越難遴選,標準與實力太近,想分出個優劣來,確實是不容易,加上十優州府事關地方切身利益,一旦弄得不好,不能服人,就可能會引起麻煩。
明天是十二月二十八日,也是十優州府與百強縣公布的日子,不能再拖了,今晚上必須給出個定論來,畢竟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入京朝覲官雖然家人沒來京師,但京官可是有家人的,沒空陪這群人站崗了。
朱允炆看著爭論不休的官員,敲了敲桌子,道“百強縣都敲定了,十優州府就這么難定嗎不妨先確定五個沒有爭議的,再商議后面的。”
按理說,拿出兩年州府發展的業績,以數據說話,一目了然,誰也沒話說。可問題是,有些地方,是不適合使用數據來說話的,數據也說不出來話,比如山西太原府。
太原府這兩年的發展數據并不算好,只能算是中等,人口一項還出現了大幅減少,可以說是極大拉低了人口項,但這是因為太原府與山西大移民的緣故。
誰要是拿著這些冷冰冰的數據,忽視了山西與太原府的巨大犧牲,估計茹瑺能把笏板打人嘴上去。
再比如北平府,北平的財政數據那是刺眼級別的,可誰如果拿著這個數據夸夸其談,就以此定論北平府拿走十優州府,那其他布政使司是不會答應的,一個靠著賣掉軍屯田地發財的財政數據,怎么能算數呢
真要這么搞,朝廷是不是也得讓我們回去賣地回頭再來參加十優州府的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