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深深看著徐輝祖,此人是有本事的,這一點可以確定,但他的本事到底有多大,歷史沒有給他這個舞臺,現在要圖謀西域,是時候給徐輝祖一個機會了。
“你可以去西域,但具體擔任什么職務,需要四叔說了算。”
朱允炆笑著說。
徐輝祖看向朱棣,哈哈大笑“終于輪到我了,燕王,給我個先鋒如何”
朱棣連連搖頭,魏國公怎么能當先鋒,萬一有個閃失,對士氣影響太大了,還是留在中軍或后軍吧。
明月,在徐輝祖纏著朱棣要先鋒的歡笑聲中逐漸西移。
八月十六日。
大明皇帝、皇后北巡開始,京師的動靜很大。
畢竟是朱允炆登基以來第一次正規意義上的巡視地方,禮部不敢怠慢,依據帝王鹵簿制度,設置了一千六百人的隨行隊伍。
在朱允炆看來這排場實在是有些浪費,但在禮部看來,這已經是帝王最低的出行級別配置了,若按照最高級別的禮制,光是儀仗隊就不下三千人,再加上隨行的官員、護衛,沒個五六千人都不好意思出門。
“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
鹵簿本身,可以說是一種冊子,上面記錄的是帝王出行等級,隨行官員名字、護衛數量、儀仗人員、各類禮儀器物等。
大明鹵簿制與大唐鹵簿制相比,除了攜帶的器物有些差別外,基本上沒什么區別,都是儀仗扈從,前擁后簇,車乘相銜,旌旗招展
無數人目送天子車架,卻沒有幾個人知道車架里沒有朱允炆,只有皇后、賢妃,但無論如何,一群人出京,隨后經水師船隊轉運,于中午時抵達揚州。
揚州官員受召,齊刷刷地等候在碼頭外。
船只靠岸,朱允炆沒有走出來,內閣大臣郁新出船宣讀圣旨“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丁初晨、同知王材、左允,批驗所孫德、劉春等三十六名官員,與地方士紳合謀操控鹽價,著令拿下問詢。士紳劉詹,賄賂官員,安插心腹,謀殺他人,需嚴懲不貸”
揚州知府龐駢等一干官員聽得直打哆嗦,其他朝代的皇上巡視都是來觀光旅游,玩玩而已,可朱允炆這巡游直接是拿人辦案啊。
圣旨讀完,郁新掃視了下人群,看到了遠處高坡上的朱允炆、解縉等人,不由有些郁悶,感情這群人在外面玩,自己只能在這儀仗隊里站崗
一口氣處罰三十六名官員,多數是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內官員,這讓圍觀的百姓歡呼不已,因為圣旨里有一句話“鹽價高如猛虎,大明子民焉能與虎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