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公開說要解決高鹽價問題,自然讓揚州百姓興奮。
處理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只不過是小菜,改革鹽政才是真正的大盤菜。
朱允炆坐鎮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與內閣大臣、戶部大臣等商議之后,確定了革新鹽政的方略與辦法,中央錢莊正式進入鹽政領域,相應弊病也被一一化解。
至于揚州府衙內部的貪污與,朱允炆也沒有放過,按照劉詹的賬冊,包括安全局的審訊,揪出來十八位官吏,一律抄沒家產,發配北平種地。
讓人想不到的是,僅僅是這一輪抄沒,就給朝廷創收二百五十九萬兩之多,如此數目簡直讓人瞠目結舌,也讓所有人意識到了鹽政中可能存在的蛀蟲有多少。
鹽政貪腐,就沒幾個窮的。
朱允炆看著一箱箱的白銀,一車車的銅錢,一疊疊的寶鈔,多少有些無語,昨天晚上夏元吉還在肉疼軍費的問題,現在也不肉疼了,拿起銀錠就往嘴里送,一臉笑呵呵地哪里有半點尚書的風度。
夏元吉不在乎朱允炆的鄙視,用一句話為自己開脫“只有幾十萬將士能吃得飽,穿得暖,打得贏,臣丟點臉面算什么。”
被噎住的朱允炆發了火,拿走了五十九萬兩銀子,剩下的二百萬兩歸入戶部。
夏元吉爭不過朱允炆,只好委屈巴巴地讓人先把二百萬兩錢鈔先存入揚州的中央錢莊,免得被朱允炆再打劫去。
朱允炆很是感慨“你們說,兩淮鹽政貪官就有兩百多萬兩,那兩浙鹽政會不會更多一點”
夏元吉打了個哆嗦,解縉與郁新等人深吸了一口氣,這朱允炆是抄家抄上癮了啊。
朱允炆確實有點上癮,不知道明末那么多貪官,富商,家里那么多錢,為啥聰明的崇禎就不知道抄幾戶,真要抄沒十幾二十個貪污、富商家產,比收幾個省的財政都多,何至于加什么三餉,也不需要便宜什么李自成了
“天下鹽政,都需嚴查,一查到底,無論到誰,絕不姑息。”
朱允炆治理驗證貪腐的決心很是堅決,為了銀子,不,為了正義,為了廉潔,為了百姓,你們貪了多少吐出來多少,該搬家的搬家,該搬腦袋的搬腦袋。
郁新接管了揚州府衙,專門處理冤案錯案,衙門大門晝夜不關,廣告百姓
民有冤情,擊鼓鳴遠。
帝王親臨,黑白兩斷。
百姓聽聞,蜂擁而至,數十個冤案堆疊,其他人都是圍觀吃瓜的群眾,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