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站在碼頭上看著這一幕,不由有些皺眉,側身對夏元吉問“使臣都是如此囂張跋扈的嗎”
夏元吉苦笑“確實有些張狂。”
吏目雖然是九品,確實是有權接待使臣的,并非是大明不遵禮儀,要知道京師的會同館大使,這一把手也是正九品,各國使臣到了京師,不都是由正九品安排生活事宜的,哪怕是外番國王來了,也得聽九品大使的安排,以九品挑刺,實在是有些挑刺。
楊士奇見此,補了個刀子“使臣在京師是溫和的,但在外卻吆三喝四,頗為猖獗,甚至還有傷害百姓之事。”
“還有這等事”
朱允炆有些震驚與憤怒。
使臣是外國人來大明做客,客人敢欺負主人
他妹的,這是大明朝,可不是清朝
外國人來到大明的領地上,就應該老老實實,遵守大明規矩,這是底線還敢欺負大明百姓,當自己是什么玩意想讓大明百姓點頭哈腰伺候你們嗎
朱允炆想起來外國人丟一輛自行車滿天下找,中國人丟一個娃沒半點動靜的新聞就來氣,堂堂大明朝想要崛起,就必須在心理上崛起,什么外國人,老子平視你,這是我們有禮儀,想讓我們仰望你,滾回你們的地方去,大明不歡迎
“哪里的使臣,什么時候的事”
朱允炆問。
楊士奇嘆了一口氣“這件事我也是聽國子監監生講起,琉球使臣往返朝貢較為頻繁,又多在福建停留日久,時常會因為言語不通,習慣不同,貿易糾紛,做出一些違法亂紀之事,毆打百姓與商人,當地官員考慮到其是藩屬國使臣,多不愿聲張,將事情壓了下去,并沒有上報。”
朱允炆陰沉著臉,發生這些事絕不只是琉球使臣的素質問題,一個關鍵的問題還是出在大明身上,畢竟朱元璋定下的對外基調就是懷柔,以和為貴。
琉球使臣也會想安南打了大明那么多地盤,掠奪了那么多百姓,大明都沒動手,只是別生氣別生氣,大家要好好過日子。現在自己打幾個百姓算什么過錯啊。
懷柔遠人,寬宥外夷,才是錯
朱允炆側身看向劉長閣,嚴肅地說“日后所有使臣前來,安全局都需派人跟著,誰敢胡作非為,欺負我朝百姓,把他們腿打斷,嚴重者梟首示眾”
“這是不是太嚴厲了,他們比較是藩國使臣,怕會影響彼此之間的和睦。朝廷應以大局為重,不拘小節”
夏元吉連忙阻攔。
朱允炆甩袖,冷聲道“要顧大局的是他們你們要記住,對外不能僅僅懷柔,必須柔中帶剛,一味懷柔,只會被人欺負,我大明子民就不應該被外人欺負”
夏元吉不好再說什么。
楊士奇平和地說“有點苗頭就澆滅是好事,免得他們哪日猖獗到連官府、官兵都敢欺負。”
夏元吉很想問一句可能嗎但仔細想想,現在朝鮮使臣在這里就敢欺負市舶司的官員,說不得哪天真的可能會騎在官員頭上去。
官差盤點之后,返回報告給方何。
方何審視了一番清單,隔著簾子喊道“使臣此番前來,所帶貢品只比往日,可這私貨卻猛增七倍啊,是不是太多了”
“帶私貨是明廷準許,市舶司大可抽分出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