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他連中三元,躋身朝廷,也找不到黃觀的名字,只有許觀這個人。直至洪武二十九年,黃觀升任禮部右侍郎時,經朱元璋恩準才恢復了原姓,成為黃觀。
黃觀的親生父母早就走了,但許家依舊與黃觀有著關系,徐家出了事,欺負了百姓,御史自然而然會將這件事與黃觀聯系在一起,比如“憑黃尚書之權,欺壓鄉里,橫向一方”等。
解縉敲了敲桌案,目光中滿是憂慮“這事若是處理不好,怕會影響很大。”
郁新沉默了會,終搖了搖頭“對方彈劾的是尚書銜,哪怕是將奏折送到東廠,他們也會直接轉送給皇上。哎,看來,該來的還是要來”
解縉與郁新的預感沒有錯,當朱允炆看到御史彈劾黃觀的時候,果斷地讓黃觀停職,等待調查,并正式調楊士奇暫充禮部尚書,領禮部事宜。
經過了五年時間,楊士奇真正進入到了大明帝國的政治核心圈,而解縉、郁新也敏銳地感覺到了,楊士奇距離內閣越來越近。
朱允炆也沒有虧待黃觀,在黃觀被證明與許家事毫無關系后,便提拔其為文華殿大學士,并任四川巡撫,代天子巡查四川。
黃觀除了沒有進入內閣外,幾乎享受了內閣的待遇,加上巡撫是真正的地方封疆大吏,實在是談不上貶官,甚至還引來諸多官員羨慕。
可內閣與其他六部官員卻很清楚,黃觀的離開,只是為了給楊士奇騰位置,僅此而已。
事實證明,朱允炆騰位置的本事是很厲害的,在楊士奇正式成為禮部尚書之后,李志剛接替了楊士奇成為國子監祭酒,而接任李志剛成為國子監司業的,是詹事府的胡濙。而楊溥也因為進言有功,進入刑部充任郎中,金幼孜兼入都察院。
一系列的動作雷厲風行,讓人震驚。
朱允炆自從心魔中走出,在辦事上就多了一些果決,甚至可以說是獨斷,受到敲打的內閣解縉、郁新也不敢反對過多,只要處置沒有多少問題,也就不再阻攔,畢竟朱允炆的態度很明顯
你們再不配合,我就拉人進內閣。
茹瑺巡撫山西,陳迪直接就住在了北平,內閣里就剩下兩個人了,隨時可以拉人進來。
在這個時期,朱允炆提拔了一干新人,其中多為國子監監生,如王華順、趙士忠、郭銘等,這些人經過國子監的新學熏陶,對事情的分析更為敏銳,往往能抓住問題的本質,而非只糾結于表面。
九月七日。
朱允炆收到了朱權的詳細奏報,對劉長閣、湯不平等人笑談“陳祖義一定是衰弱不少,否則也不會被龐煥說服,真得去找了寧王結盟。”
劉長閣輕松地說“龐煥善于攻心,也頗有手段,他在陳祖義身邊掌管文書,可真是絕了。”
湯不平呵呵笑著,一想到龐煥這個血手閻羅如同一個小弟站在陳祖義身后,就為陳祖義感覺到悲哀,一個南洋王,竟然被滲透到了這個地步,也不知道他將來會是個怎么樣的死法
朱允炆攤開海圖,盯著看了看,說“按照朱權的情報,陳祖義這是盯上了陽江船廠啊,這倒是一個大膽的計劃。”
“他敢去陽江船廠,那是找死”
劉長閣清楚陽江船廠的防衛力量,且不說外圍海域有大福船游弋,就說岸上的十尊新式神機炮,就夠陳祖義去大海里游泳了。
朱允炆看著陽江船廠,又看了看大小琉球的方向,思慮良久,才開口道“陳祖義不能死在陽江。”
劉長閣與湯不平震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