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火器的研究,二炮局還有著很長的路要走,一次性更新那么多裝備,夏元吉也會找自己算賬的。
鄭和、張玉、朱能入殿行禮。
朱允炆安排人賜座,詢問道“距離出航的時日不多了,水師籌備如何了”
鄭和起身奏稟“皇上,水師籌備已經基本完成,所有奉調寶船、大福船也已停泊在長江邊,軍士也已準備就緒,只等起錨出航。”
朱允炆站起來,從桌案后面走了出來,感嘆道“水師的任務很重啊,你們還有什么難處,盡管提。”
鄭和等人搖頭。
張玉猶豫了下,問“皇上之前安排的鉻礦是”
朱允炆揮手,屏退左右,嚴肅地說“鉻礦是一種神奇的金屬,你們也知道,火炮與火銃威力不凡,但頻頻使用,就會出現炸膛問題,雖說眼下二炮局制備了鎳鋼,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這個問題,但只有鉻礦,才能在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鉻礦,中國境內實在是太少太少了,想要,還是去南非挖來得快。
“那一定要帶回來臣會在進入那一片海域之前,留下一支隊伍,專門尋找與挖掘鉻礦。”
鄭和嚴肅地保證。
神機炮的威力贏得了水師上下的認可,但水師也面臨著神機炮炸膛、炮膛開裂的問題,為了確保此番遠航戰力不受損,水師已全部換裝了神機炮,包括大福船在內。
“該注意的事項,朕都記錄在了冊子里,到時候你們出航后再看吧。”
朱允炆有著濃重的擔憂。
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不好過,百慕大三角也不好走,馬尾藻海更不好走,而且,此時的亞馬遜河流里應該還有食人鯧與雀鱔,雨林里應該還有食人土著
想要弄點東西,可不容易。
不管,他們是大明最精銳的水師,一定可以完成任務的,一定會
建文五年,九月二十日。
宜出航。
朱允炆攜朱文奎、文武百官,皇室宗親,至長江碼頭給水師送行。
大寶船、中寶船、大福船,一字排開,幾乎讓人看不到長江。
三萬六千余軍士,整整齊齊列隊于岸邊,一干將校與重要人員站在隊伍的最前面,等待著朱允炆的檢閱與命令。
朱允炆走上高臺,目光緩緩掃視過一個個軍士陣列,此時,天地靜寂,數萬人無一人說話。
“朕”
朱允炆沉聲,然后提了提氣息,高聲喊道“朕知道,遠航是一件極辛苦的事,在浩瀚無邊的大海上,船只渺小的如同一點星辰,跌落在宇宙中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朕也知道,大海上風起云涌,波高濤危,隨時可能傾覆,再也無法回歸故土。朕還知道,漫長的遠航讓人感覺到內心孤寂,感覺到思念炙熱、煎熬”
“可朕還是要將你們送到大海深處,是為了萬邦來賀的榮光嗎不,不是是為了海外的珍珠寶石嗎不,也不是朕為的是大明能擁有大海,為的是大明的國運”
“去揚帆,開創屬于大明王朝的遠航奇跡,去劈風斬浪,打造屬于華夏的大海傳奇去用你們的血汗,擺脫碌碌一生,書寫瀾壯闊、此生無悔的丹青你們是大明水師,是大明子民的驕傲,是大明江山的基石,是朕心目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