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新一波的朝臣攻勢到了,要求朱允炆下罪己詔的聲音越發響亮,而這一次帶頭的人,是內閣大臣郁新。解縉在與朱允炆為敵這件事上很謹慎,為了避免陷入兩難的處境,干脆朝會都沒來。
當然,被群臣“圍攻”的不止是朱允炆一個,還有禮部尚書楊士奇。
身為禮部尚書,一點覺悟都沒有,不第一個站起來號召百官催促朱允炆下罪己詔,還在朝堂上當啞巴,還不如黃觀,人家至少為了禮儀敢作敢當。
楊士奇對于這些彈劾毫不在意,不痛不癢,頂破天也不犯法,沒人能動自己。你們罵你們的,我打我的瞌睡,相互保持距離,別把口水噴過來就行。
“為蒼生社稷,為百姓民生,為這江山永固,還請皇上憐憫,下罪己詔,上告蒼天,以求寬恕”
郁新大聲喊道,然后跪了下來。
隨之而來,是四十余名官員出班,齊刷地跪了下來,齊聲喊道“臣等附議。”
這哪里是進言,這是逼迫啊。
朱允炆看著官員們擺出了一副你不下罪己詔,我們就不起來的架勢,嘴角微微動了動,問“還有讓朕下罪己詔的官員沒有,想的就跪,快,莫要耽誤時辰。”
群臣聽聞,不由錯愕,彼此看了看,又多了十幾名官員跪了進去,剩下的二三十官員不為所動。
朱允炆深深看著眼前的官員,他們既有內閣大臣,也有六部重臣,還有一些是監察御史、給事中等,很不錯,既然如此,那就都出去辦事吧。
“郁閣,湖廣布政使司來報,當地寒災嚴重,你就去湖廣救災吧。陳性善,你去福建,董倫去貴州王度去四川,災情緊急,諸位即日啟程吧。”
朱允炆毫不猶豫,無論是內閣還是其他官員,一律都派了出去。
下罪己詔
朱允炆是不可能答應的,一旦寫了,一旦做了,就意味著否定了自己遷都的決定。而遷都這件事,是絕對不可動搖的。
誰想借天氣原因反對遷都,那自己就辦誰,別管你是內閣大臣還是六部大臣,有一個算一個。
朱允炆的強硬讓所有官員吃了一驚,郁新也有些難以置信,但朱允炆沒有給他們申辯的機會,起身掃視一圈,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若你們離京之后雪停了,天晴了,是不是朕處置對了”
解縉待在家中,聽到了郁新將走的消息,前去送行,不由感慨“你知皇上性情,為何還要做這種不合時宜的事”
郁新瞧不起解縉的投機與妥協,冷哼一聲“你若一起進言,我們還可以結伴同行。現在看來,你與我,終歸還是走兩條路。”
解縉看著離去的郁新,目光中有些哀傷,這是決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