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凝眸盯著朱棣,一步步走了過去,嚴肅地說“燕王叔,軍令狀一下,可就沒有轉圜余地”
朱棣微抬頭,豪情道“無需轉圜,只有身死沉棺,要么得勝凱旋臣愿為陛下遠征,為護衛大明江山,重現漢唐偉業”
朱允炆伸出雙手,重重地扶住朱棣的臂膀,用力將朱棣扶起來“朕只容你得勝凱旋那朕就將十萬京軍交給你,二十日后出征將一切來犯之敵,殲滅在外將西域故土,收我版圖”
“臣領旨”
朱棣重重答應。
終于。
終于
時隔多年,自己終于再次成為軍隊的主帥,即將踏上金戈鐵馬的征程
金陵的絲竹之音,我朱棣聽膩了
我要的是風沙大漠的吶喊,要的是草原無邊際的旌旗獵獵,要的是一聲令下,軍士抽刀搭箭,戰馬振鬣長鳴
帖木兒,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爭瘋子,讓我看看你到底有多少本事吧,是你的輕騎兵、重騎兵厲害,還是我大明的火器、軍士厲害
血液在燃燒
朱棣行禮后退三步,轉身離去。
從現在起,自己要遴選與征調一切可用的精銳做好出征的準備
徐輝祖見朱棣離開,連忙看向朱允炆“皇上曾答應過臣,準臣隨軍出征,現在是時候了,還請皇上恩準。”
朱允炆微微點了點頭,對徐輝祖說“你之前提議梅殷暫領五軍都督府,朕答應了,讓梅殷來見朕吧,你去準備出征之事。”
“臣遵旨”
徐輝祖露出了欣慰的笑意,沒有軍功卻坐在大明武勛第一的位置上,實在是壓力太大,這次打帖木兒,謀略西域,說什么也得弄點軍功來。
梅殷的忠誠是不需要懷疑的,雖然歷史上的梅殷因為駐守淮安,沒有阻攔朱棣進入南京,被后世人指責,但朱棣借道沒被允許,只好繞路渡過淮河,從揚州進南京,這也說明了梅殷并沒有背叛朱允炆。
至于梅殷為何沒有動作,原因很多,比如朱棣動作太快,盛庸、鐵鉉、平安一堆人都跟不上,何況是作戰經驗并不豐富的梅殷再說了,梅殷接到的命令是駐守淮安,不是到處打游擊,朱棣跑了,鐵鉉盛庸可以到處追,梅殷他沒命令追不出去啊
朱允炆相信梅殷這個托孤大臣,他有處理軍務的能力,而且還是榮國公,地位上也配得上,暫時交給他,不會出什么大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