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是知道這么一回事的,禮部年前上奏過,只不過當初忙于救災,沒空搭理他們,現在人家要走了,冊封文書還是要給的,作為大明藩屬國,沒宗主國的冊封,那就不是真正的國王,武寧也不能一直掛著世子的名義治理中山國。
“此事朕已悉知,內閣與禮部做了準備,待使臣返回時,禮部將安排官員隨行前往中山國,祭奠察度國王,并冊封世子武寧為新的中山王。”
朱允炆寬慰了幾句。
三吾良亹連忙謝恩,再言道“東南沿海得以太平,全懶大明水師,外臣代替中山國,謝過天朝皇帝,愿皇帝福壽綿長,愿大明永盛萬世。”
朱允炆淡然一笑,三吾良亹說出這樣的話是有原因的。
在大明開海禁之后,海上打家劫舍的并不是沒有,雖然沒有出現類似于陳祖義那樣的大型海賊團,但一兩艘船就敢搶劫的還是存在的,索性主要航線上時不時有水師船只經過,加上一些商船本身也雇傭了一些鏢師護送,沒出大的問題。
可事情一次一次出現,總這樣提心吊膽也是個問題。可這個問題在十月份之后就沒出現過了,原因是鄭和船隊下南洋
要知道鄭和水師下南洋的規模是空前龐大的,所部更是占盡了大明所有水師主力,多年積累的寶船與主力,都隨之南下,浩浩蕩蕩,幾有滅國之威勢。
鄭和南下途中,帶著如此多的軍士,如此多的戰船,自然也不會想閑著白跑一趟,所過之處,海賊聞風喪膽,拼了命地滿帆跑路,那個狼狽樣子,簡直是令人懷疑是不是海賊出身,就這樣,還有不少人被鄭和的船隊追上去,直接碾壓到了海底里面。
東南沿海,南洋之上,幾乎一夜之間,所有海賊全部消失不見了。
估計海賊們也委屈,不就是搶幾個商人,又沒殺人,也沒搶人,至于動用如此龐大的水師戰隊來打我們嗎
海清凈了,琉球的中山國自然也是舒坦,免不了感謝幾句。
三吾良亹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起身回座。
朝鮮使臣剛想出來,暹羅使臣烏藍又跑了出來“圣明的天朝皇上,還請為我們做主啊。”
朱允炆皺眉,不明白暹羅有什么冤屈可以哭喊的。
烏藍說出了哭喊的理由“八百大甸兇猛侵犯我國,實在是可惡之至啊。我們鑒于八百大甸效忠大明,不敢出兵,現屢屢撤退,還請天朝皇上給我們一個交代。”
朱允炆皺眉看向鐵鉉,沐晟出兵的事不是已經敲定了,圣旨都傳出去了,為何沒給人家使臣說鐵鉉無奈地攤開手,表示自己不知道,他們沒問,所以沒說
得,這個事好解決,等你們使臣回去之后,估計八百大甸里的八百媳婦已經成了大明的了。
烏藍使臣聽聞,頓時喜笑顏開。
瓦剌使臣也忽止沒等烏藍回到位置上,就先跑了出來“圣明的天子,一定要為我們瓦剌主持公道啊。”
朱允炆嘴角有些抖動,藩屬國讓大明主持公道可以理解,你們瓦剌啥時候是大明的藩屬了,馬哈木嘴上請封,不過是蟄伏的手段罷了,大明想給你們公道公道,馬哈木讓嗎
“還請使臣細說。”
朱允炆微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