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盛,諸國來朝。
早在十二月底,各國使臣便相繼抵達京師,恭賀大明來年國運隆泰,風調雨順。年末的接待,往往是喜慶的,多數情況下,除報喪外,多不會涉及不愉快的事宜。
各國使臣也明白這個道理,一年到頭了,有什么事都放一放,別給大明朝添堵,何況今年大明受了寒災,再給朱允炆添堵很容易把自己給賭進去,索性一切都放在了年后說。
大明國慶結束了,元宵節的煙花也放完了,朝廷衙署開印辦公,朱允炆再次召見外國使臣,一是商議具體事宜,二是給下賞賜,該回去的可以準備回去了。
這次宴會,依舊設在奉天殿,解縉、梅殷、夏元吉、楊士奇等人陪宴。
使臣有些多,五六十人之眾,如朝鮮使臣鄭津、李貴齡,占城使臣孫子布、耶嘉僧遠,渤泥使臣遐旺黃克孫、黃望海,暹羅使臣烏藍,琉球中山國使臣三吾良亹ei,瓦剌使臣也忽止
安裝最新版。
光祿寺官員送來膳食美酒,文工團獻上舞樂,很是和諧。
朱允炆看著朝賀的使臣,目光中透著笑意,不得不說,有人不遠千里萬里地來大明朝賀,低頭稱臣,確實是一件極讓人享受的事,這份尊榮與偉大,屬于整個大明。
“諸位使臣來京朝賀,朕心甚慰。遠行在即,有什么事,就在今日說吧。”
朱允炆笑著說。
話音剛落,底下就冒出了哭聲,嗚嗚,還不是一個人,是好幾個人
這一幕讓朱允炆與解縉等人看得有些傻眼。
三吾良亹擦了擦眼角,袖子沒濕,偷偷看了看一旁的瓦剌使臣也忽止、暹羅使臣烏藍,不由有些納悶,我哭是因為家里死了人,你們哭算啥事
哇
一聲嘹亮的哭聲穿過大殿,遮住了其他人的聲音。其他使臣不夸了,干不過這位,都抬著臉看向朝鮮使臣鄭津、李貴齡。
“各位使臣,何事哭啼,如此傷心,不妨直奏。”
朱允炆收斂了笑意,緊皺眉頭,這正月還沒過,你們就哭,還沖著我哭,這是不是不太吉利
朝鮮使臣鄭津、李貴齡剛想站起來,三吾良亹先起身喊道“天朝皇帝,外臣奏事。”
鄭津、李貴齡憤然看向三吾良亹,戲自己都搶過來了,你咋還搶臺詞
三吾良亹才不管什么朝鮮使臣,你家的李芳遠又沒死,等等說也死不了,我們家的中山王察度可是掛了的,我們來大明,首先是報喪,其次是恭賀大明,你們著急啥
“外臣年前已奏稟天朝皇帝,中山王于去年十月薨,世子武寧派臣前來報喪。今日禮之后,臣將返回中山國,還請天朝皇帝,冊封世子武寧為中山王。”
三吾良亹走出來稟告,不敢忘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