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指了指居延海與河套等地,說“我以為帖木兒應該會南下,而不是東進。至于原因也很簡單,自哈密以北至居延海,至河套這一帶,目前屬于韃靼本部的勢力范圍。韃靼與帖木兒的關系并不和睦,帖木兒率大軍走這一條路,很可能會與韃靼起了沖突。”
徐輝祖、朱棣等人點頭,確實存在著這種可能。
要知道韃靼最初并不想扶持什么鬼力赤當大汗,第一人選是本雅失里,可本雅失里現在被帖木兒握在手心里,韃靼多次派遣人員,歷經生死穿越瓦剌的控制區,就是想要迎回本雅失里,可都被帖木兒給拒絕了。
無奈之下,韃靼的阿魯臺等人這才選擇了備胎鬼力赤,鬼力赤成為大汗,對于韃靼部落來說,挺好,可對于整個蒙古部落來說,不咋滴。
韃靼認可鬼力赤為大汗,瓦剌不認可。
瓦剌說鬼力赤算個鳥,他是窩闊臺庶子合丹后裔,憑啥他當大汗
鬼力赤在血統、地位、威望上,遠遠不如本雅失里,這也就讓阿魯臺等人想用大汗來招撫瓦剌部落的圖謀落了空,韃靼恨帖木兒恨得牙癢癢,關系好才怪。
再說了,韃靼這才搬家到河套、甘肅北面一帶,草都沒吃幾口,帖木兒帶兵來了就馬上搬家,面子還要不要了
帖木兒雖然干著拆遷的活,可只打算強拆,不打算給補償啊,韃靼雖然不是釘子戶,但一聲不吭,直接讓出道路,被會淪為草原的笑柄。
朱棣思索一番,說“帖木兒若真的東進,韃靼也未必敢正面交鋒吧最大的可能是裝腔作勢,然后撤離。”
何福、徐輝祖等人并沒有反駁。
朱棣的話也是有道理的,現在的韃靼就像是個色厲內荏的壯漢,對付一個哈密,連下毒的陰招都使出來了,面對亦力把里國王沙米查干,氣勢洶洶迎戰,結果連情報都沒做好,差點被人包了餃子。真要直接面對帖木兒這個龐然大物,恐怕也只能叫喚兩聲,然后撤走。
朱允炆坐了下來,端起茶碗品了一口。
歷史上的帖木兒在東征途中就掛了,他們的行軍最遠抵達了哈密附近的別失八里,在帖木兒死后,他的兒孫便沒有了進一步的軍事行動,而是撤了回去,這就導致朱允炆也不清楚帖木兒到底會向東還是向南。如此關鍵的軍事問題,不可能想當然的拍腦袋決定,只能交給朱棣等人,憑借著他們的智慧來解決。
“我們需要幫帖木兒選擇一條路。”
朱允炆開口道。
朱棣、徐輝祖等人看向朱允炆,凝重地點了點頭。
雖說帖木兒的軍事計劃無人知曉,但幫他選擇一條進軍路線還是有可能的,只要確保帖木兒不走另一條路,那他只能選擇剩下一條路。
朱棣將目光再次投向輿圖,道“臣傾向于在哈密至敦煌八百里內決戰,所以需要安排一些人,阻止帖木兒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