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未必。
翌日,奉天殿朝會。
陽江船廠事件引起滿朝轟動,請戰者眾。
朱允炆一連下達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
“傳令南洋諸國,配合大明捉拿陳祖義及其頭目,并告誡其國,誰若是收留、遮攔、保護陳祖義等海賊,是為大明之死敵,水師將至,天威將臨”
第二道旨意
“倭士參與陽江船廠,是為倭國對大明宣戰之明證,大明即日起,對倭國宣戰,但凡倭人出現于東海、東南海、南洋諸海域,格殺勿論”
第三道旨意
“敕令朝鮮國王李芳遠,即日起切斷與倭國交易,配合大明封鎖倭國。大明將派遣水師前往朝0鮮,與李芳遠商議對倭國作戰事宜,及借用海道、補給事宜。”
三道旨意下達之后,朱允炆便傳令水師副總兵陳揮、參將耿璇,帶在京附近水師三千人下南海,同時傳令泉州水師,廣州水師,愛州港水師,舊港水師出主力封鎖南洋、南海、東南海。
哪怕是西北大戰在即,哪怕是京師營造正熱,哪怕是戶部很難,朱允炆都沒有一步退讓,大明水師與軍士也沒有選擇退讓
隨著一艘艘船只出海,隨著軍士遠去,隨著書信快馬加鞭南下,一場席卷東南與東海的大局,正式拉開序幕。
劉長閣顫抖了,直到此時,他才意識到朱允炆的圖謀是何等的巨大,一個陽江苦肉計,換來的是一片海,一片島嶼
怪不得朱允炆要派遣朱權去南洋,恐怕如此大局,也只有如此妖孽的人才能駕馭吧
不,真正的妖孽是朱允炆,他才是這一切背后的棋手
難道說,這就是帝王的本領
大明國事紛雜,眼下西北的事更是令人緊張與壓抑,可誰能想到,在種種復雜與紛繁之外,朱允炆卻在思考著另外一個大局。
劉長閣并不擔心南洋諸國,這些小國家一定會全力配合大明的,絕對不會將港口、沿海交給海賊。但總會有例外吧
陳祖義帶著匠人,是不可能在海上造船的,他想要船,只能去一個大的島嶼,或一個大的島國,看遍輿圖,能給他容身的地方,真的不多。
序幕拉開了,這一出戲到底誰是主角,誰最出彩
劉長閣很是期待。
s
明天家里有點事,要出去下,估計沒辦法更,休息一天,還請諒解。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