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
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西域對大明重要嗎
朱元璋用行動告訴了朱允炆,大明不稀罕西域,守住嘉峪關,就是守住了大明西北,不需要出關太遠。
哈密不是沒被大明打下來過,可結果呢,大明即沒有占領哈密,也沒有設置官員,甚至連個羈縻之策都懶得用,誰愛在那里就在那里。
這與哈密太遠,不好控制,后勤困難,容易成為孤城等有關,但朱允炆相信,決定哈密與西域沒有在洪武年間收回的根本原因,還是朱元璋沒有重視西域。
漢唐時代定都長安,需要確保河西走廊安全,而為了保住河西走廊,就需要西域這一片廣袤的地區作為戰略縱深,同時壓制敵人的生存空間。
可大明定都是在南京,這個選擇注定了西域在戰略上地位的下降,西域是亂,是和,是衰敗還是繁華,都不會直接關系大明的國運,說它無足輕重,并不是一句夸張的話。
朱元璋用一輩子盯著東北、正北、西北的北元殘余勢力,對于西域、西域之西的關注,實在是少之又少,僅有的值得記入史冊的,可能就兩件事
宋晟打了一次哈密,帶了一些俘虜,然后回去了。
傅安帶了一千多人出使撒馬爾罕,然后成為了俘虜,終洪武朝都沒回去。
朱元璋如此雄才大略的君主尤且不重視西域,可想而知朝廷官員的認識與態度,雖說收回西域,有復漢唐之威,族振華夏之精神,可到底如何治理西域,西域重不重要,重要在哪里,朝廷官員根本就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
說句不太好聽的話,不少官員認為西域是一個累贅,打完之后,安排幾個當地官員聽從朝廷命令就行了,沒必要駐軍,也沒必要改土歸流。
有這種觀點的不再少數,當然,他們并不是弱智白癡,有土地不要,有百姓不要,而是為大明朝廷考慮。這些官員的認識是
西域距離京師太過遙遠,管理起來難度太大,那里發生點事,拼了命的送消息二十幾日,晃悠地送消息,三個多月,等京師反應過來,那里啥事不塵埃落定了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認為西域貧瘠,大軍駐扎所需糧草全賴關內,糧食送到嘉峪關已是疲民、累民,這要是送到哈密、吐魯番、委魯母,甚至更遠的亦力把里城,這后勤路線直接增加幾千里路,難度何止翻倍
去的時候送三百斤糧食,送到那里,還剩九十斤,那啥,我們回去路上也得吃飯,要不你們這邊給我們二百斤糧食帶路上吃,總不能餓死在回去的路上吧
這一次西域之戰,朝廷動員了多少民力,中間折騰了多少風波,僅僅是鬧事,對抗朝廷的,就不下三起,要是一直養著西域那個累贅,又會有多少造反之事
要一塊毫無用處,卻耗費巨大的土地,不好管理的地方,真的有必要嗎
解縉、鐵鉉、梅殷對西域治理不上心,只說都司,說軍事管理,其中一個緣由就是他們并沒有真正想過要在西域改土歸流,哪怕自己再強調西域的價值,他們也沒有看到價值。
朱允炆放棄了討論西域治理的討論,轉而說“既然你們沒心思,那就說說朝廷中的事吧。御史周立文上書,彈劾青州知府黃子澄尸位素餐,毫無建樹,勒令百姓不準出海經商,你們怎么看”
解縉、鐵鉉沉默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