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從內閣跌落至青州后,一開始還有些作為,比如寫信聯絡故交齊泰、景清等人,想要翻身返回京師,可幾次考核下來,齊泰、景清都已經名滿河南,若不是百姓苦苦哀求,不希望朝廷調走這兩個人,朱允炆早就讓他們回京了,即便如此,他們也是享受著侍郎待遇,掛職知府,治理開封府。
可黃子澄呢
他在青州是真的沒有多少作為
解縉很是惋惜,鐵鉉也有些哀嘆,梅殷無所謂,楊士奇相當平和。
每個人都知道,朱允炆將黃子澄下放青州,是有歷練、培養的意思在其中,畢竟那里是青州,齊王鬧事,白蓮教鬧事的青州
那里已經被打爛了,只要重建青州,恢復人氣,招撫百姓,想出政績不難啊。何況青州北面就是萊州灣,再向北幾百里就是天津港,自天津港南下,正好可以在青州休整,也可以在這里換取貨物,得天獨厚的條件,偏偏被黃子澄給糟蹋了。
黃子澄的做派和不少地方官員一樣,有事就辦事,沒事別煩我,能躲就躲,躲不過就拖,拖一天是一天,等到實在拖不下去了,那就再處理。
地方官員懶政、怠政,不作為,是朝廷官場治理的難題。
朱允炆決定將黃子澄拉出來,作為一個典型來辦。
鐵鉉不說話,自己管兵部的事,不方便說同僚。梅殷更不吭聲,黃子澄不歸五軍都督府管。楊士奇看向解縉,那意思是,皇上問你話呢,你到底說句話啊。
解縉白了一眼楊士奇,你是不是忘記自己也是內閣的人了,這是問我們兩個人呢
朱允炆見幾人不說話,便抽出了彈劾黃子澄的奏折,嚴肅地說“讓朕說,官員治理地方,三年毫無建樹,百姓生活沒有變好,那吏部就不應在考功上給他中平。這種官員,朕要他們有什么用去鄉野里牽一頭牛放在知府衙門,怕都比他干得好”
解縉只好走出來說“皇上,官員治理地方,若事事求變,反而可能累害百姓。官府不應干涉百姓太多。黃子澄雖無建樹,但也沒有失職之處”
“沒有任何建樹,不就是失職嗎”
朱允炆冷言問。
解縉搖頭“在吏部、全察考功中,并無如此一條。若皇上想要借此治黃子澄失職之罪,應先將此條文納入考功之中,讓所有官員知曉方可。”
朱允炆被解縉將了一軍,丟下彈劾奏折,呵了一聲“既然如此,那朕就給黃子澄一個機會,兩年,兩年之后,青州人口不增加,畝產不增加,百姓收入不增加,朕就將他派駐于闐去,那里他管十年老樣子,朕也準他”
解縉打了個哆嗦,洪武年動輒發配,但頂級的發配都是三千里,這要安排到于闐去,那路程可就太遠了,他吟出“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絕對靠譜的
朱允炆對眾人說“吏治,直接關系百姓民生,關系社稷根本明年開年,朝廷自上而下,自京師至地方,自布政使至縣衙,都應加大審查力度。若有欺民、擅自加稅、鄉野惡霸、貪污、勾結官吏等事,一律嚴懲,絕不姑息”
解縉、楊士奇等人連忙應下。
朱允炆看向梅殷,眉頭緊皺“水師還沒有傳來消息嗎陳揮九月出征,眼下已是十一月,即便是沒有進取對馬島,也應該有消息送來了吧”
梅殷搖頭“皇上,琴島水師并沒有送來消息,前幾日接商船消息,東海海浪巨大,風力不小,不適合走船。興許陳揮等人正在濟州島休整,等待合適的機會再東進對馬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