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晟走了,享年六十三。
作為大明的高級將領,鎮守西北的擎天柱,他在西域設省的前夕走了。
袁岳手握長槍,與劉啟夏對戰,一招一式,凌厲而瘋狂,直將劉啟夏的雙手虎口都震出血來。看著跌坐在地上的劉啟夏,袁岳將長槍插在地上,仰頭看天。
風雪漫漫,人心凄嗆。
宋將軍沒有遺憾,他看到了朝廷收回西域的決心,也看到了朝廷設置三司的文書,他清楚,西域將會成為大明的一個行省,永遠留在大明的版圖之上。
劉啟夏揉了揉手腕,走動袁岳身旁。
袁岳堅毅的臉上滿是哀傷,任憑雪花落在身上。自山野之中崛起,自己遇到兩個貴人,一個是張輔,另一個就是宋晟。
張輔發現了自己,提拔了自己,是伯樂。
宋晟培養了自己,訓練了自己,是師長。
從一個步將,轉型為一個馬上將軍,宋晟給予了自己太多的幫助,是他親手將山丹軍馬場交給自己,是他遴選了一批優秀的騎兵將士,日夜培養自己,還是他親自帶著自己,深入瓦剌之地打草谷
上馬,馬戰。
騎射,騎略。
每一次進步,背后都有宋晟的影子。
他是一個要強的將領,多年傷病,從未言棄;他是一個威嚴的將領,不茍言笑,軍紀嚴整;他是一個以國事為重的將領,傾力培養將才,付出心血無數。
袁岳清楚,自己能成為對抗哈里的先鋒,能屢次承擔作戰重任,背后都有宋晟的極力支持與舉薦,否則憑著自己毫無根基與背影的身份,憑什么能與徐膺緒、朱高煦等人爭
宋晟,這個愛護自己,保護自己,支持自己的老人,走了。
袁岳深深嘆息,眨落眼淚,沉聲說宋將軍臨終夙愿是西域長治久安,我們一定要幫他照看好西域,讓這里再無戰亂,再無刀兵之聲。
劉啟夏凝重地點頭朝廷已經決定在西域設置都指揮史司與衛所了,這個意志不動搖,西域就會永固。
袁岳想起朱允炆那雙深邃的目光,堅定地說最高意志是不會動搖的,他一定不會再允許失去西域。
劉啟夏認可袁岳的分析,朱允炆是一個雄才偉略的君主,他絕不可能允許收回的領土再割裂出去。
郭三省走了過來,看著雪地里沉默的兩人,開口道宋將軍七日后,準備班師事宜,后勤的糧草不足以支撐到三月中旬,我們需要在三月初班師,剩下糧草、輜重與牛羊,都需要留給駐守衛所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