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人露出畏懼,沒有一個人表現怯懦,他們都在忙碌,似乎忙著忙著,就忘記了其他,只記住了使命。
大明軍士都是好樣的
張玉摸了摸胡須,滿意地對康哲、梁四說“你們都是響當當的漢子,回去告訴所有的軍士,死去的兄弟渴望著我們成功抵達南美洲,成功返回大明,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
“領命”
康哲、梁四嚴肅地答應。
張玉沒有再說什么,軍心穩定,這就是足夠了。
茫茫的深藍大海,遙遙看去,天際就如同一條弧線,這讓張玉有些恍惚,對一旁的張瑯等人說“你們發現沒有,海面似乎并不是一個平面,更像是一個圓弧面,這是為何”
張瑯也發現了這一點,只是無法解釋。
趙廟子瞇著眼,開口說“我在國子監的時候,聽說過一種聳人聽聞的說辭。”
“國子監總是有些新鮮言論,不妨說來聽聽。”
張玉對國子監頗是敬重。
趙廟子呵呵說“都說天圓地方,可國子監有些言論卻顛覆了以往認知,他們說不僅天圓,而且還是地圓。”
張瑯噗嗤笑了,搖頭道“地圓如此荒謬的話是怎么出現在國子監的,我可是聽說那里是最厲害的學府,如今聽來,不過是華而不實。”
張玉皺了皺眉“天圓我們是知道的,如同一個鍋蓋,可地圓之說是否太過夸張,若地圓,我們又豈不是生活在圓球之上,如此的話,怎么能不跌落在天空里”
趙廟子連連點頭“是啊,這種言論確實古怪。但國子監的學說也并非是空穴來風,他們的依據是趙友欽的革象新書。”
“趙友欽這個名字好像哪里聽到過。”
張玉思索著。
趙廟子笑著說“這趙友欽乃是趙光義十三世子孫,生活在元朝時期,洪武年間,宋濂宋先生還給其革象新書寫過序。”
張玉恍然,詢問“這革象新書與地圓有何關系”
趙廟子見也無其他事,便娓娓道來“我們現在不是有望遠鏡嗎據說是皇上所制,而有人追問皇上時,皇上卻說是受革象新書的影響而提出的。那本書里,確實記載了小孔成像,光、距離與視野的論述。國子監做過實驗,證明了革象新書中記述的內容并無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