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御史上書,主張請烏斯藏佛教首領哈立麻入朝,加以冊封,以強化朝廷對烏斯藏的控制,這確實切中了朱允炆的心思。
朱允炆傳召內閣解縉、郁新、楊士奇,禮部尚書陳性善,天界寺主持道源、僧人智光入武英殿。
解縉等人見天界寺僧人來,不由地有些驚訝。道源、智光也似是不解,一臉茫然。
內侍掛起大明西南輿圖,烏斯藏雖在其中,但許多地方都是空白,只是寥寥無幾的標注。
朱允炆指了指輿圖,開口道“眼下西域初定,衛所逼近烏斯藏,無論是出于消除烏斯藏內部緊張的需要,還是強化控制烏斯藏的需要,朝廷都有必要與烏斯藏加強聯系。但烏斯藏不同于西域,那里藏傳佛教為主,百姓多是僧侶,如何讓烏斯藏一直臣服我朝,還需仔細考慮。”
解縉恍然,怪不得議事找來天界寺的和尚。
道源與智光安心下來,原來是朱允炆開始重視烏斯藏,準備打探下那里的消息,這對佛門是一件好事。
“誰了解烏斯藏當下的局勢,說一說吧。”
朱允炆坐了下來,目光掃向眾人。
解縉、郁新與楊士奇都沒有站出來,烏斯藏一直都不是朝廷政務處理的重點,偶爾有點事,也都是地方“自治”處理了,朝廷所管理的,只有茶馬互市,做點買賣,可不敢說了解烏斯藏的局勢。
天界寺主持道源走了出來“皇上,對于烏斯藏的情況,天界寺知曉一二,然時過境遷,加之距離遙遠,也未必說得準確。”
朱允炆微微點頭“但說無妨。”
道源放心下來,娓娓道來“烏斯藏升盛行喇嘛教,其教派紛雜,有紅教噶當派,白教噶舉派,花教薩迦派,黑教盆布派等。元朝時期,忽必烈冊封花教活佛八思八為大寶法王,為元廷統領烏斯藏之地,花教成為藏傳佛教正宗。”
“然隨著元朝衰亡,花教正宗地位逐漸動搖,其他教派趁勢崛起。其中花教尚師昆澤思巴,白教尚師哈立麻,皆對烏斯藏影響頗大。但相對于花教、白教而言,出現二十年的黃教更值得注意。”
解縉止不住問道“黃教時間如此之短,緣何需要注意”
道源面色凝重“解閣有所不知,黃教尚師宗喀巴并非尋常之人,傳聞此人佛法精深,自創黃教格魯派,著作有波羅蜜多注釋善說金鬘、菩提道次第廣論,儼然是喇嘛教中的高人,其二十年已收獲不少信徒,若再給他二十年,定會讓黃教成為藏傳佛教中的主流。”
郁新皺眉“如此話是否說得太滿了一些”
道源心頭一驚,連忙對朱允炆說“這只是老僧一家之言。”
朱允炆瞇著眼,輕輕喃語“黃教,宗喀巴”
楊士奇好奇地問“皇上知曉此人”